《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6.30.docx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6.30.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6.30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6.30

PAGE/NUMPAGES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3.16.30

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30讲区域经济发展

[考纲呈现]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核心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布局、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人地协调观:合理布局工农业,合理发展城市,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知识体系导学】

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

【必备知识落实】

一、地理条件

1.范围:A、B吉林、C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E、F、G,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4.社会经济条件

【特别提醒】

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优势: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③冬季低温,病虫害少.

(2)劣势: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易出现旱涝灾害;③春季低温播种困难;④春秋季寒潮.

【特别提醒】

东北地区地形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特别提醒】

黑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

B平原—春小麦、大豆.

C平原—水稻、冬小麦、棉花、苹果.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E、F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

(1)生产.

(2)地区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

(1)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的统一.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农业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①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③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基地

西部草原区

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②推动、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③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

山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以为主,实现由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关键能力突破】

一、农业发展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考法常常结合我国的具体区域考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措施.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

(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

(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的农业区位条件.

常见措施如下:

气候

热量

不足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或发展农业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耐寒作物)

降水

时间分布不均

蓄水工程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工程

旱涝灾害频繁

水利工程设施

光照

不均匀

植物的下端光照不足,通过地膜覆盖反射太阳光

昼夜温差

增大措施

地面铺鹅卵石

减小措施

烟雾防霜冻;东南丘陵地区冬季夜晚喷水,防低温冻害

地形

起伏大

缓坡修梯田,陡坡不易发展农业或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灌溉水源

不足、不稳定

水利工程措施

土壤

种植适宜农作物,如茶树;或加石灰中和土壤

贫瘠

施肥,保持水土

改善灌溉设施,或种植耐盐碱的作物

地膜覆盖

生物

农业病虫害

生物措施:利用生物链;工程措施:可在植物的生长期加塑料袋

二、耕地与粮食问题分析

耕地与粮食的关系分析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率相对较高.通常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耕地及粮食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键在于掌握影响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因素.

1.耕地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内容

自然因素

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文档评论(0)

gdfgjf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rotel平台绘图员持证人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30日上传了Protel平台绘图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