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金色向日葵盛开在田间,水稻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芦苇和
芒草等在溪流中挺立……这并不是哪个农庄的田园风光,而是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
的自然景观。后滩公园位于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黄浦江畔,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路
隧道,面积约14公顷,用地岸线长约1.8公里。该区域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
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域。为了让这片划入世博园区的湿地重现生机,从
2005年起,上海海洋大学张饮江教授领衔的水生态工程课题组的建设者们对后滩区
域水体本底、土壤本底、植被本底等状况进行了科学调查,经过四年努力,后滩湿地
的面积从4公顷增加到14公顷,成为市区惟一的湿地生态公园。
来到后滩公园,只见那里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的“水下森林”郁郁葱葱。除了
沉水植物,后滩公园的水系中还有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浮叶植物,它们高低错落,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这片湿地中的动物很多,如花鲢鱼、白鲢鱼、餐条
鱼、鳊鱼、青虾、河蚌、河蚬、小蝌蚪,还有来此栖息的野鸭、飞鸟。这里风光秀
丽,流水潺潺,凡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为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清澈见底的溪流碧波
所感叹。作为上海未来的“绿肺”,世博会结束后,后滩湿地公园被永久保留下来,
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一抹绿色。
游走在后滩公园,一些景点似乎还依稀可辨旧码头、旧工厂的痕迹。这里原为
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浦
东新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忆说过,五年前这里的天空是灰茫茫的,雾气、
粉尘交织混合在一起。几乎就是工业废渣和建筑废物的堆积场,狭长的地带垃圾遍
野、污水横溢,一片狼藉。现在外地游客会说,上海有一个外滩,还有一个后滩。
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09年
10月建成。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
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
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
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
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不但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得生态净化水系
统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
是通过生态化设计,实现了生态化的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
自然做功,公园借鉴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成果,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
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在10公顷的绿地中,每天能将2000多吨
的劣V类水净化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优III类水。让自然做功,实现低成本维护,它创
造性地将艺术溶于自然景观之中,同时不乏很强的功能性,有效地改变并提升了环
境。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
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
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
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
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
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实现
了“滩”的回归。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
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
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是土地的
生产功能的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
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
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
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
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
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设计者在公园布置了
一个狭长的幽谷空间,在巧妙地解决了防洪问题的同时,启承开合,委婉流动,长近2
公里,其间设计了一系列亲水栈桥、平台和穿梭于植被中的步道网络。始于西端的
跌瀑水墙和层层梯田,而止于彩色翻涌的金属帷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