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传承走向现代

摘要:本文首先归纳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概念,然后

重点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河南省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为例进行旅游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探讨

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模式。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文化

价值高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应确定保护性开发原则,明确开发定位和

发展方式选择,以区域旅游发展角度进行开发。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

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

关健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洛阳市;可持续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

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

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

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

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传统手工艺技能。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民族性紧密相关。一般来说,不同民族

因其生存环境与生活习俗不同,形成相异的文化性征,构成不同的文

化板块,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由传统文明高度发达决

定其包罗广泛性。与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单一国家仅传承一部分或某几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中国文化中包含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概念的全部类别,而且多数类别都有着大量显现,中国还有着

许多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

1.发展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我国加大

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文化部连续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需开掘其浑

厚的文化内涵,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文化相结合,并加强各种

文化的交流,为其注入新鲜血液,让这珍贵的文化瑰宝焕发新的光彩。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内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

璀璨的明珠。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保护措施

2.1(一)深入民众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在我们生活里”。2014年5月24日,

在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河南大学首届“非遗”文化节在

下沉广场拉开帷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保护。

但是除了春节、端午、清明这样广为人知的节日,还有一些曾经极其

重要的传统节日被大家所淡忘,例如“浴佛节”、“填仓节”等。为

了向大家介绍传统节日,这次特别准备了十几个展板,吸引了很多同

学驻足。与剪纸和端午节相比,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夹弦

知名度就低了很多。文化的传承者们身怀绝技,大学生们也以自己的

方式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2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

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民

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尤

其是传统社会民间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蕴涵着最深层、最生动的民

族文化因子,有着深厚的文化、社会意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

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激励文化创造、推动先进文化建

设等意义重大。作为全民性的社会风俗,它对于促进多重沟通、融洽

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

要在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之间建构一种和谐相生的机

制与途径。日益全球化、急速城市化是当前生存环境最突出的特征,

居住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环境等发生着急剧变化,这是传统节日吸

引力下降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原因。但人们的群居生活没有变,人们面

临困境与挑战的状态也没有变。所以我们应该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跟当

代社会生活契合的价值理念与文化要素,比

文档评论(0)

baekh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