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pdfVIP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篇1

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

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

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

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

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

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

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

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

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

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

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反思篇2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

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

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

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

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

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

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

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

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

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

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

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

“↘”调,疑问句读“↗”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

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

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

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

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

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

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

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

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

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

的核心——学生。

二、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

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

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

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

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

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

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

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

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习第三题中

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

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

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

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88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