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技术 要求》编制说明.pdf

《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技术 要求》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一、概况

1.1任务来源

2022年9月6日自然资源部下达《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自

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39号),本标准是自

然资源部发布的2022年自然资源卫星应用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之一,项目编号:

202233005,标准计划名称《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本标准

归口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卫星应用分技术委员会,由云南省地质环

境监测院牵头起草,参加起草单位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

探遥感中心。计划周期:24个月。

1.2目的意义

201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

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

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会议提出,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

自然灾害防治若干重点工程,用三年时间(2019-2021年)实施“九大重点工

程建设”,要求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

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为落实“九大重点工程建设”,2020年3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地

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要求建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方法体系,

实现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及高、中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1

全覆盖,建成动态更新的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

2019年,自然资源部启动筹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分析中心”,开展

基于综合遥感手段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分析,提高国家级地质灾害识别水平和

防治科技支撑力量。云南、四川、甘肃、贵州、重庆、陕西先后成立了省级地

质灾害隐患识别中心,利用光学卫星影像数据、SAR数据、无人机航摄数据等,

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识别,解决“隐患在哪里”的基础

问题,提升在地质灾害管理、预警方面的综合能力。各省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

评价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多光谱光学影像遥

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测量(LiDAR)等技术,对我国地

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综合遥感调查,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圈定地表重点变形

区和疑似隐患点。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调查是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战略需求。

综合遥感技术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快速、便捷、高效的手段,通过综合

遥感识别,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进而分析隐患的动态变化,为地质灾害制

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风险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支撑,

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能力。

目前自然资源部形成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

行)”,对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做了要求;同时编制了“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评价成果信息化技术要求(试行)”,但主要对象针对地面调查工作成果。综

合遥感处于地面调查的前期阶段,并用于指导地面调查工作,目前其数据库建

设无统一的技术标准。

通过对本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解决当前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

缺少相对全面系统的技术规程问题。

通过规范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库建设工作,促进地质灾害综合遥感数据

2

库成果的标准化,提高综合遥感成果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推动综合遥感

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规范应用,满足新形势下地质灾害综合遥感工作需要,进

一步动态更新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

1.3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分工

编制任务下达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地质环境

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共同成立了编制组。编制组成员包括

总体技术负责人和长期从事卫星应用地质灾害遥感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

专家,通过分工合作开展标准各章节的编写。本标准具体内容由赵鹏、杨迎冬、

黄成、杨旭东、王珊珊、郭兆成、佟彬、喻孟良、晏祥省、薛跃明、康晓波、

魏蕾、谭喨起草,主要分工见表1。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序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