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教案教学设计(3).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传》教案教学设计(3)

杜甫经历: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这是杜甫在长安的最后一

次居留。758年6月他离开长安,再也没有回到长安,他从一个皇帝

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

诗歌特点:表达唐军胜利的兴奋的心情;开始顾虑到人民的负担,

表达两方面的积极精神:既对胜利有绝对的信念,又揭露朝廷的种种

缺陷。走向人民后,除去为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

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代表作品:(1)《洗兵马》:说它是杜诗中的“压卷”。(2)《三吏》

(《新安吏》《石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写于从洛阳回到华州的路上,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

甫诗中的杰作,从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继承了《》、汉

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三吏》不仅反映人民的痛苦,

而且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

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①解读“三吏”之一《新安吏》:(见教材21页)

第一层(《新安吏》是写未成丁的少年被征当兵。新安(今河南新安)

县在洛阳西70里。作者从洛阳出发,傍晚时抵达县城,见县吏征点少

年入伍,惊问其故,方知是上边下达公文:壮丁征尽,次选少年。杜甫

怀着沉痛的心情望着这群身材短小的孩子,用笔录下送行的场面。)

第二层(杜甫对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但他也十分清楚,面对敌人

的疯狂进攻,必须用战斗去回答;为了安慰这些悲哀的送行者,当时只

得说些宽心话了。)

②解读“三吏”之二《石吏》:(见教材22页)

(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差吏的狠毒无情,抓丁所及,连老太婆都不

放过,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役制度已经黑暗到何种程度!)

③解读“三别”之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

明,何以拜姑?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

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

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裳。罗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

象。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

役的常理和习俗。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

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

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

作出牺牲。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

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写出了当

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

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④小结: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

渡。

总结:“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

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

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

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

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

担与执著的意志。

第四课时

一、问题探讨(培养探究能力)

1、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二十多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试结合选文

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4

提示: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在诗歌中真实

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

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

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

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

出分寸。”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说说冯至是如何实践他的这

种写作要求的?

提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

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放映。但是,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本科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