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崇尚简约的语文课堂
【摘要】简约是一种美,一种细致丰盈的美;简约是一种智慧,一种“简而精、单而丰”的智慧;简约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厚积薄发的丰满境界!
【关键词】课堂教学;简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
“河里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好像快乐的小朋友……”在三年级的一节公开课――《海底世界》的课堂上,孩子们看着屏幕上眼花缭乱的图片,伴着欢快的音乐,跟着老师边唱边游。
老师问到:“欢快的小鱼儿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浩瀚的大海中游玩一番吧!你们说好不好”?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好”!
接下来的一节课,同学们一会儿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一会儿观赏海藻、珊瑚的图片,一会儿学海龟爬行,一会儿又学海参蠕动……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孩子们不亦乐乎,一派“师生民主和谐互动的景象”。直至下课,学生生字一个没写,书也没怎么读。试问这种表面上民主和谐与热闹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吗?学生们是否学到了什么?又真的发展了吗?
郑板桥有诗云:“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要欣赏要提倡的是简约而高效的语文教学。
简约≠简单
简约是一种美,课堂上要拥有这种美却并不简单。
一位老师在上《搭石》一课时这样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搭石的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整节课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句话展开教学。下面截取一个教学的片段:
师:“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让我们再一次走入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
生:“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搭石,男生走前面,女生走后面。”
(师继续引读)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没有人指挥却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
简明的目标、简洁地指导、简练的语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到了搭石的美、语言的美,品悟到了课文语言鲜明的节奏感和唯美的画面。这样的课堂,简约而唯美,教与学都是一种享受!
简约≠粗糙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正如一部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都是由“细节”组成,并通过细节来感染人一样,课堂教学也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对细节的领会和体悟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的。假如一节课只有主线,而没有教学细节的支撑,就只能是内容的初步感知或情感的初步领悟,课就会显得苍白、粗糙,更谈不上丰盈。
特级教师盛新凤在上《燕子专列》时以“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呢?”一个问题为教学主线,预设了两个片段: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感悟政府、居民奉献的爱心,贝蒂付出的真情。在第一个片段的教学中,盛老师对“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四个词语的感悟做了浓墨重彩地处理,为后面学生体会生动感人的“爱”做了很好的铺垫。
正是因为师生对细节的深度开发,鉴赏玩味,掂量比较,同时在此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课堂节奏,时而急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使学生沉浸其中。或许,正是因为盛老师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