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课时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第二单元 课时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阶段特征】;课时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目标引领】

1.了解秦朝的统一历程,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认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3.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秦朝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4.了解秦朝的户籍制度和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5.了解秦朝的水陆交通建设以及对巩固统一的意义。

6.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概念拓展】

1.大一统: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形成于秦汉时期,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一统”的内涵不断演化,从地域、政治的统一逐渐延伸至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秦朝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基础。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朝的治国理念,战国时开始形成,国家一方面在立法时尽量使法律条文“明白易知”,使“愚智遍能知之”,起到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设置法官、法吏专门负责宣传法律、解释疑难,实现以法治国。;3.廷议:廷臣会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创建于秦朝。秦朝廷议讨论的都是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人员往往超出中央机构的官员;廷议时允许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批评皇帝,廷议须上奏皇帝,廷议意见不一致时,由皇帝集思广益,作出最终裁决。

4.秦直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其中一条从咸阳到九原郡(包头)的道路,因为道路南北大体相直,被称为“直道”。秦直道的修建强化了秦朝的军事防御体系,加强了秦朝对地方的控制,也发挥了重要交通线的作用。此后历朝不断维护和使用,到清朝才开始逐渐没落。;【知识体系】

1.秦统一的两个层面;角度;2.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概述;【情境探究】

视角1秦统一的背景和意义

材料(2023·浙江1月选考·T28)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思考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提示: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

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视角2秦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时说: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思考2】据材料,概括贾谊对秦亡原因的认识。

提示:秦亡的原因在于统治策略出现失误。秦国以武力统一中国,过度迷信武力,统一后没有调整统治策略,继续采用法家理念治国,导致速亡。;【高考指向】;【典题悟意】

(2023·湖北选择考·T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解题思维】;定

案;【真题体验】

知识点秦的统一

1.(2022·湖北选择考·T2)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解析】选A。由“秦并海内,兼诸侯”可知强调统一国家;由“拨乱诛暴,平定海内……成于汉家”可知平定叛乱,统一国家,建立汉朝;由“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可知东汉实现国家统一,由此可得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故选A;“家国同构”强调宗法、血缘观念与政权相结合,而材料中未涉及血缘关系,排除B;战国中后期,“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共识,排除C;华夏认同强调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侧重民族关系,排除D。;2.(2023·浙江6月选考·T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