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此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2.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社会控制

3.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隋朝政府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4.明王朝统治所及的范围内,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编造了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姓名、年龄、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明政府编造黄册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征收赋税

C.抑制土地兼并 D.缓和社会矛盾

5.《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年,始定律令。……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据此可以推知,唐朝()

A.重视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监督

B.地方监察制度完备

C.开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6.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鸩杖,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C.它因手杖的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得名

D.它体现了等级关系

7.阅读如表《唐代各道灾害救济区域分布表》,这反映了()

地区

河南道

关内道

河北道

江南道

淮南道

河东道

山南道

剑南道

陇右道

岭南道

次数

64

55

43

34

23

15

9

7

3

1

A.北方地区灾害相对严重

B.江南地区灾害较少发生

C.政府救灾政治色彩浓厚

D.政府力量影响救灾实施

8.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9.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写道:“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10.《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叛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D.严格限制人身自由

11.据《汉书?百官公卿志》记载,秦汉时地方沿袭乡里自治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啬夫、游徼。三老管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收赋税,其权尤重;游徼管治安,均由当地推举名望之士充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郡县二级体制难以直接管理乡村

B.秦汉时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分权制度相结合

C.乡里自治制度是郡县制度在基层的补充

D.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

12.商周时期“族众”是集体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财政的维持和民力的征发都严格依据以血缘为纽带的“族”为单位来实现,国家“不料民,而知其多少”。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征发单位向以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转变。这说明了()

A.春秋战国政府人口管理难度加大

B.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关爱百姓

C.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影响政府税收

D.国家强化基层人口和经济的控制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

在秦汉文献中,多有“豪民”“豪强”“巨姓豪强”“兼并之家”等记载,活动范围主要在乡里,故称之为“乡里豪民”。

◆乡里豪民的主要构成

一是六国贵族。秦统一六国后,虽然统治者以各种形式抑制其势力的发展,但他们仍得以残存和潜伏下来。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他们蜂拥而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西汉政权巩固后,虽然进行了消除异姓王的斗争,但六国势力并未被彻底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