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问题组”架构高中数学探究课堂.docx

运用“尝试问题组”架构高中数学探究课堂.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尝试问题组”架构高中数学探究课堂

【摘要】“尝试”就是为了解决探究主题问题而进行猜想、试验、反思、再猜想的一种试探性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体验出发构建“尝试问题组”,即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让学生具身体验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猜想教学关联、构建数学模型、验证数学猜想,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尝试问题组;数学探究活动;圆的切线与切点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有效的问题设置,将探究主题化整为零,以递进式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体验类比、归纳、演绎等数学研究方法,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尝试问题组:探究性活动的内驱力

高中数学课堂应以学生认知体验为起点,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保障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一)尝试问题组:基于认知体验的问题设置

“尝”即分辨滋味,旨在检验探究主题的深度;“试”即试验猜想,旨在将独立思考或交流合作产生的命题付诸实践。“尝试”就是为了解决探究主题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猜想、试验、反思、再猜想。高中数学探究活动中“尝试问题组”的设置,即从“尝试”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让学生具身体验的问题链,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猜想数学关联、构建数学模型、验证数学猜想,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通过“尝试”进行思考、反刍,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见图1)

[发现问题][实验操作][猜想结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验证][(图1)]

(二)尝试问题组:数学探究活动的应然选择

数学探究活动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种小型的研究性思维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探索和表述的论证过程中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问题与探究》为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每章章末栏目之一,是相应章节内容的一个延伸,内容主要围绕一个探究主题,分为“问题”和“探究”两个方面,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路径,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供了载体,是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良好素材。

“尝试问题组”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命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组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机,培养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增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认知获得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整合知识与经验,将批判性思维内化成自身的经验体系。

二、课堂实践:探究性活动的收敛架构

“圆的切线与切点弦”是苏教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圆与方程》的章末探究课,是《圆与方程》章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后续圆锥曲线相关的内容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本节课旨在通过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多种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圆的切线与切点弦”教学为例,具体阐释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尝试问题组”引领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一)目标引领:研究主题从“学情适合”出发

教学目标是数学探究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教师首先要从学情出发,设置适合学生学情的课堂目标。整体探究目标要明确,学生围绕整体目标进行尝试,教师围绕学生解决问题中产生的动态问题将课堂目标完善、落实。

整体目标设置要从学情出发,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导向性强。同时保障主体目标的连贯性、延展性、可持续性,让学生在尝试问题组的引领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在学完《圆与方程》章节之后,学生已经能从代数角度研究点、直线、圆之间的关系,初步具备研究解析几何的直接经验,具有一定的图形识别、问题发现及探究推理能力。圆的切线与切点弦中,点、线、圆的关系复杂,想要厘清并掌握其关系对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在“圆的切线与切点弦”的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以下整体目标:(1)掌握求解“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的方法;(2)通过操作实验,提出合理猜想,体会问题探究的方法;(3)体验探究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类比,渗透变换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