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 BIM技术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pdf

装配式钢结构 BIM技术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述装配式钢结构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优势文章列举了几项显著优势,包括抗震性能好建筑品质高制作简单施工快绿色环保等此外,文章还分析了钢结构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该方案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装配式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三大结构体系之一,具有抗震性能好、建筑品质高、制作简单、施工快、绿色、环保等优点。本文结合某实

际工程,详述装配式钢结构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指出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于2016年6月27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装

配式建筑的通知》(深建科工〔2016〕22号),全面促进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采用现场现浇或焊接的工艺,其现场施工条件差、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资源浪费严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无法满

足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建造方式是将建筑中的主要构件和部品在工厂制造完成,再运输到现场,经机械化安装后,形成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

建筑物。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建筑品质高、制作简单、施工快、绿色、环保等优点。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已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带动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中国属于刚起步阶段,且主要以多层建筑为主,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很少,有待于深入研究。

近期,同济设计集团针对深圳某高层住宅项目进行了钢结构可行性研究。本文将以其为例,剖析装配式钢结构应用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优

势。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由住宅、公寓、还迁住宅、养老酒店等8栋高层建筑组成,占地6.7万平方米,计容建面33.7万平方米。

▲地块总体规划示意图

根据建筑使用性能、平立面的规整性与建筑高度,本案选取8栋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4号建筑进行研究。其结构高度179.6m,结构高宽

比10.1,地上55层,层高3.1m(避难层4.0m)。平面尺寸投影尺寸23.1m×42.1m,其中标准层面积约710㎡,每层6户(3种户型),

地上总面积约4万㎡。

深圳南山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Tg=0.35s。10年一遇风荷载0.45kN/㎡,

50年一遇风荷载0.75kN/㎡,100年一遇风荷载0.9kN/㎡。

▲4号建筑平面图

▲4号建筑立面图

结构体系

由于本项目结构高宽比达到10.1,且水平风荷载大,导致结构设计难度很大。针对这类高层住宅建筑,传统做法是采用混凝土结构,通过

增大构件截面、设置剪力墙等方法来增加结构刚度,以满足结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需求。但是传统做法对建筑品质有较大影响,且施工工

期较长,无法实现建筑工业化的目标。

为解决以上难点,同济设计团队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的限制,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进行设计,以满足业主高标准的要求。

钢结构方案的结构体系构成:CFT柱型钢框架+支撑+黏滞阻尼墙。支撑布置于公共交通区域与建筑隔墙的位置,黏滞阻尼墙布置于结构

的中上部,共72片。

▲钢结构方案结构体系组成

▲钢结构方案结构平面布置

▲黏滞阻尼墙构造图

▲某项目黏滞阻尼墙安装示意图

采用钢结构设计的优点

相比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本项目采用钢结构体系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

1.结构抗震性能

由于采用消能减震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上部结构重量约降低34%,这有助于:(1)降低基础造价(约25%);(2)降低地震作用,

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建筑品质

由于住宅类建筑对建筑使用功能要求高,通过采用钢结构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品质。

(1)建筑墙厚可由700mm降低到450mm(降低36%),建筑使用面积增加。

▲混凝土方案标准层(装修后墙厚700mm)

▲钢结构方案标准层(装修后墙厚450mm)

(2)支撑布置于公共交通区域的隔墙位置,室内户型可任意分割(大空间可变户型),同时保证外立面视觉通透性。

▲交通筒

▲结构户型图(C1户型)

▲结构户型图(C2户型)

▲结构户型图(C3户型)

(3)将钢管混凝土柱扁长化和采用内部装修技术,有效解决室内露梁露柱等建筑功能问题。

▲建筑户型图(C1户型)

▲建筑户型图(C2户型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文档大赢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