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学习指南.pdfVIP

南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学习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大学语文”,或称“大学国文”。“国”,指其国族之归属,

彰显其作为民族母语的价值属性;“文”,则揭示了其重点所在——

以“文”为中心,即着重于典范的书面文本的研读。

历经数千年,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语、特别是汉语普通话(旧称

“国语”)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局面,并于近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对外又称为“中文”)。汉语(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其中沉

淀着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与民族文化之根血脉相连。汉语文是中华

民族强大凝聚感和向心性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华夏民族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而生生不息的基础。母语的高等教育,其最高目标就是由此深度

认识中国文化,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巩固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文化认

同。

作为“心灵的书写”,汉语文决定了我们世界观的基础。我们的

文化,是汉语文描述和解释的文化。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先人及我们

自己用汉语文给定的世界。我们对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从汉语文的学

习得来的。只有通过本国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

和解释中国、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精神特质;以此

为根基,也才能更好地吸收他者的文化。

因此说,大学的语文教育,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它承载着

使一代代青年不断提升母语素养、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

不再把汉语看作“工具”,而是借此重温母语文的“伟大的传统”,

经由“文”的研习,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文化成

果熏染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精神,提高我们解释和表述世界的能

力——这些,就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作为民族精神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一成熟民族的母语,必有

其经典的存在。汉语文的经典,或“经典汉语”,就是我们的书面语

即“文”的优秀部分。

中国文化,有“主文”、重文的传统:“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

地并生”(刘勰)。汉语中的“文”有多义,蕴涵十分丰富。从“文

字”,到“文章”,延及“文学”、“文化”、“文明”——礼乐为

“文”,文学、艺术为“文”;有人文,有天文,“人文化成”,天

地之大美亦为“文”。而“文”的基本义,是“文字”和“文章”。

人文,文学,文化,文明,皆以“文”为基础。

就“文字”说,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质,中华文化得以历经数千年

而积累延续、流传不衰;幅员辽阔、异域殊方的亿万民众,得以克服

方言的沟通障碍,产生极强的凝聚力和同一感。而“有文字著于竹帛,

故谓之文”(章太炎),“连属文字,亦谓之文”(鲁迅),“文章”

经由对汉字的写录,组织成“文”,形成书面典籍形式,诉诸视觉,

且可传之久远,明确无讹地载录和昭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样貌和演变

轨迹。“文”作为汉语书面语的精华,负载了中国文化的大部,成为

中华文明的精神线索。

不同于西方“语音中心主义”(或“语言中心主义”)的传统,

汉语文以表意(亦兼表声)的汉字为中心。比较“语”、“言”、

“话”(口语),中国文化更重视文字的效力,重视文字的记录功效,

更重视“文”之为用,重视书面文章的本体性。“文”不是模仿和从

属于“语”、“言”、“话”的,相反,“文”可代“言”,“语”

仿效“文”,“文”雅“话”俗。“文”可以超脱时空的阻隔,克服

随时而迁的局限,具有强大的文化穿透力。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的概念曾经发展为包举诗赋词曲等各

种文类在内的开放性概念,举凡文学的、非文学的,有韵的,无韵的,

皆涵盖其中。这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的西式文体分类

观念明显不同,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文”的独特认识。

汉语文章,在书写、用字、选词、造句、炼意、谋篇、用事、讲

究文辞之美、音声之道,乃至意境营造、文气建构等方面,具有某种

相对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可谓渊深浩博,山高水远。只有充分领略了

汉语之“文”的内在蕴含和审美价值,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

本质。

大学的语文学习,当深入发掘汉语“文”作为汉语书面语最高表

达形式的典范意义,作为承载民族精神文化载体所内蕴的民族特色和

深远意涵,使汉语之“文”的传统在新的文化传承中,在当代中国语

境中,发扬光大。

今天,重建和恢复中国文化之“文”的传统,就是以“文”的理

念统领和涵摄高等语文教育,就是提倡“好文章”的教育。其具体内

涵,约有数端:

一,拓宽视野,用“文”的概念去涵盖所有书面语文本。“文”、

“好文章”所指,不限于一般所谓“文艺性散文”(指具虚构想象性

质、以抒情为主的文章)

文档评论(0)

150****6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