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伦理教程 课件 第5章 守护网上精神家园.pptx

大学生网络伦理教程 课件 第5章 守护网上精神家园.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

5.2网络失范行为概述

5.3大学生主要网络失范行为;5.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阶段性特征

到目前为止,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呈现明显的两个阶段性特征:娱乐化阶段和应用化阶段。

1)娱乐化阶段(1994—2013年)

1994—2013年,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像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在线影视、网络视频、网络社交等网上娱乐体验。有人对中美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美国的互联网更多是主流经济的助推器,但中国的互联网大多是用来娱乐的。摘取两项持续多年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数据(见图5-1和表5-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互联网娱乐化的倾向性。

;大学生互联网娱乐化倾向,与同期中国互联网文化缺失、互联网商业化趋利性是分不开的。中国互联网的接入和发展是在互联网商业化和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完成的。如何赚得互联网的第一桶金?如何通过互联网增长财富?这是第一代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思索的问题。中国的创业者似乎有这样一种共识,互联网财富与点击率相关,而提高点击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娱乐。大学生是一个感性、活泼的群体,也是一个敢于、擅于玩的群体,在没有经过计算机文化熏陶的背景下,赤裸裸地被扔进了一个由商家构筑的娱乐世界,其娱乐化倾向是必然的。

2)应用化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加速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网络接入手段日益丰富。2013年前三季度,已有1.3亿户家庭具备光纤宽带接入能力,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乡镇。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布我国进入4G时代。由3G引发的移动互联网热潮终于在4G时代大放异彩,这为互联网普及应用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手机上网比例的大幅上升,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网络用户拥抱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激情,另一方面说明手机助推了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化和广泛化。

互联网应用化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应用生活化,即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工具性价值日益强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已经和互联网息息相关,人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都已经被互联网所串联。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定位导航、网上打车、订购外卖、旅游预订、在线教育课程、健康监测等,几乎包揽了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特征由娱乐化向应用化的转向是一个趋势性、总体性的过程,但还有部分大学生仍然由娱乐性主导,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互联网娱乐化向应用化转向倾向带来的伦理问题蕴涵着“人与互联网”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如何应用互联网?

“应该”是道德价值和道德法则的体现,同义词源的“应当”和“应该”,意指道德上的义务、责任,带有理想性和超越性的价值指向,对道德意义上的“应当”的认识,表明人类对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的一种自觉认知和践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第一部伦理学也讲人生之道,认为人生要达到至善和幸福的目的,就要发挥理性的功能,遵照中道原理,以“应当的目的”“应当的手段”“应当的方式”以及“应当的时间”和“应当的地点”,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选择。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应当”这个概念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在他的伦理学中,“应当”就意味着至善的理想、人生的目的和行为选择的中道原则。休谟把“应当”作为道德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所遇到的不再是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并使我们看到,恶和德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康德继休谟之后对道德的“应当”做了系统的论证,建立了思辨的伦理学体系。他的道德学的集中点可以说就是论证“应当”,确立体现道德“应当”的普遍必然性的法则—“绝对命令”。人都趋向于自由和人格完善,追求内在价值的实现,道德“应该”成为人们的意愿,自觉使感性欲求服从理性命令的“应该”,“应该”表述的是把行为本身看作自为、客观必然、行为自身和目

;的同一的绝对命令。康德认为“应当”深深埋藏在人们伦常生活的最底层,并使人们日常的道德活动与当下的善恶评判成为可能。体现着道德价值的“应当”从康德开始成为一种区别于事实世界的“决然自明的事实”。我们知道,道德规范是他律的,但这种他律必须转化为个体的自律才能成为实存的道德。因此,我们“把道德的‘应当’从认识中提炼出来,表明人类对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的自觉”。“应当”是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也是道德命令和价值标准。

互联网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互联网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之一,是共享的资源平台,是新兴信息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