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2024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明确指出

了“学”与“悦”之间的关系。孔子还谈到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他看来,“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尊崇的“孔毅之乐”,就是儒家“乐学”理

念的生动实践,明代大儒王良(字汝止,号心斋,阳明后学的集大成者,泰州学派创始人)有一首《乐

学歌》流传于世,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乐学”理念。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明代大儒、王艮之子王东压也指出:“乐

者,心之本体也。有不乐焉,非心之初也。吾求以复其初而已矣。”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

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

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

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

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刚出生

的婴儿,既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只是处在一种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看

作一种“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正是头脑所制造的私欲,把

“心之本体”给蒙蔽、束缚了。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烦恼也将如影随形。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

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

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

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这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修养功夫。良知与私欲,如

同光明与黑暗,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

而魍魉潜消也。”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

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

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

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致

良知);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致良知)。在王阳

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

训练或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心之本体”才有可能显露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

越宁静,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喜乐,就意味着这个“学”是卓有成效的,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

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

方向。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

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

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在儒家看

来,“乐”就是“学”,“学”就是“乐”。“学”与“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割裂开来,

也就步入歧途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

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

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

1

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