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教育思想.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击此处添加幻灯片标题单击插入公司署名或副标题荀子的教育思想二组全体成员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生平

荀子的政治哲学主张?1、发展了孔子关乎“礼”的思想,主张礼法并称。2、提倡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3、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性善论”相对的“性恶论”。

1.“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荀子的自然观与儒家不同,主要是继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他的《天论》是一篇杰出的黄老之学自然哲学著作。(1)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2)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4)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重在”解蔽”、“征知”、“体道”的认识论

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对从“形具而神生”出发,对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要求”解蔽”以获得全面的认识,主张名之与实必须相符,并将”行”的概念正式引入认识论,强调“学至于行而止矣”。1、形神关系:形先而神后,形外而神内,形为臣而神为君。2、心有征知:由意物而入征知的认识理路。

荀子主张的“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否定了先天道德论(道德先验论)。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即人的主观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使“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认为人的道德是“积伪”的结果。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对教育的看法

一、教育的作用1.认为教育在人的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人的智愚、贫富等等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2.重视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制天命而用之。3.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二、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尤其重视乐教,认为音乐是表现人类快乐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并提倡“正声”而抵制“奸声”。纯正的音乐奸邪不正的音乐

三、教学的主张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发”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更侧重于“学”。(一)注重积渐“荀子认为,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即渐。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段话表达了学习阶段与教学过程的思想。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即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

文档评论(0)

卢兴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