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民族音

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它凝结着一个

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一个民族来讲,其母语文化音乐,一定意义上就

是其民族的标志。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自己母语文化音乐的传承

放在首要的地位,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教育。日本是个工业兴旺的国家,

但政府对自己的民族音乐———“邦乐”实行大力资助的政策,对从

事“邦乐”有突出成绩的音乐家授予“人间国宝”的荣誉称号,“邦

乐”的演出也由政府提供场所。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

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

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根底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的在世界文化

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国际的文化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

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

与开展。事实上,中国的民族音乐已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实践与探索之

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

童短笛》为代表的第一首具有民族音乐特点的钢琴作品,至今活泼在

舞台上;40年代以冼星海为代表的《黄河大合唱》等具有鲜明民族特

点的音乐作品一直为我国音乐界和广阔群众所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音乐院校和高校音

第1页共6页

乐系科的相继建立,各民族院校普遍设置了民族器乐专业,开设了民

族器乐课,有些高校的音乐系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种民乐,称

“国乐”课。大量民间音乐遗产得到挖掘、整理、传播,如阿炳的二

胡曲《二泉映月》、刘天华的《空山鸟语》《病中吟》等。马思聪先生

用小提琴奏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思乡曲》,丁善德的钢琴曲《晓风之

午》,陈培勋根据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卖杂货》《旱天雷》,陈钢、

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创作的作品仍在舞台上

久盛不衰,他们为中国音乐的民族化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声乐界的郭兰英、王昆、马玉涛、才旦卓玛等演唱的民歌为全

国人民所喜爱。舞蹈界也出现了《丝路花雨》《宝莲灯》《鱼美人》等

以民族素材或以民间传说为主题的民族舞剧。音乐创作出现了大量的

以民族调式为特点的声乐、器乐曲,如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

李焕之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等。继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之后,又出现了如《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

的优秀歌剧的创作与演出,这些将民族化内容的表达方式与西洋管弦

乐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品至今仍在广泛流传,深受广阔群众的喜

爱。

但由于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受欧洲音乐教育模式影响,以教授

西方音乐体系的内容为主,造成民族音乐教育的严重缺失。近几年,

随着音乐界对民族音乐教育理论探讨的深化和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

育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观,但民族音乐教育边缘

化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出现一定程度

第2页共6页

的断裂,有的甚至濒临消亡。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音

乐的承受与审美需求也趋向多元[1],中国民族音乐也面临着挑战。年

轻一代盲目崇拜和追随外来音乐文化。高校音乐专业的一局部学生也

对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态度,他们听惯了迪斯

科节奏、电声磁带和通俗音乐,而对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委婉悠长的

戏曲唱腔,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在每年的招生考试中,演唱民歌、演奏

民乐的考生寥寥无几,却在迪斯科、爵士、摇滚等外来音乐的旋律中

如痴如醉。这种现象假设任其开展,不仅可能造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后

继乏人,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断裂。高校音乐专

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题中

应有之义。

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开展创新的需要。传承

是创新的根底,创新是传承的目的。传统民族音乐是一切音乐创新的

根底。纵观世界音乐开展史,大凡卓有成就的音乐家、演奏家无一不

是在充分汲取和继承本民族优秀音乐

文档评论(0)

133****01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