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SHAPE
商业地产转型韬略
【《证券市场周刊》特约研究员杜丽虹】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在一定水平上推动了商业地产的生长面对海内住宅市场的严密调控和高颠簸,地产企业们不禁羡慕起新鸿基地产公司(下称“新鸿基”)的租售并举模式,如果每年能有几十亿元稳定的租金收益,那么,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大为改进,抗打击能力提升。
在此配景下,内地地产企业纷纷实验租售并举转型。截至2010年中期,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性物业与存货之比约为1:10,而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这一比例更高,有些公司的出租型物业与开发物业之比已到达1:3-1:4水平。
然而,新鸿基转型之路需要多项底子条件足够大的现金流平台、可复制的乐成商业地产模式、地产市场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资本市场能提供连续的融资支持;转型历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转型前期准备事情用了11年,会合转型用了4年,整个转型历程用了15年时间。
目前,A股及香港上市地产公司仅有10%具备转型底子,而纵然是那些具备了转型潜力的企业,转型的历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要忍受扩张速度的减缓、培育期资产回报率的低落。
如果你准备好了转型,并且能够忍受转型中的代价,那么,你就追随着新鸿基的转型之路前进吧。
新鸿基:转型用了15年
从全球范畴看,典范的租售并举企业仅活泼于亚洲市场,尤其是商业和商务运动会合生长的香港地域和新加坡,更孕育了一批优质的租售并举企业。但在相似的经济模式背后,香港地域和新加坡的地产企业走上了两条差别的生长门路。
在香港模式下,企业通过“以售养租”和“以租养售”的内部现金流平衡来实现租售并举;而新加坡模式则更多借助REITS、等地产金融平台来完成租售并举。即,香港模式强调的是重资产下的内部资金平衡,而新加坡模式则强调轻资产下的外部资金平衡。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香港模式下地产公司的转型周期长、转型门槛高,但转型完成后企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而新加坡模式下地产公司转型周期短、转型风险低,但对外部金融情况的要求较高,转型完成后开发收益仍占主导职位。
新鸿基自上世纪70年代走上了租售并举转型之路,其乐成转型需要多项底子条件:企业在开发物业上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现金流平台在开发物业维持当前范围(不扩张)情况下,每年的净经营现金流孝敬应到达会合转型期投资物业总投资额的20%;积聚了多年的地产开发和治理经验,并探索出可复制的乐成商业地产模式;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一个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投资物业市场相对成熟,能提供公道的租金回报;资本市场能提供连续的融资支持。
为了到达上述转型门槛,新鸿基用了11年时间做转型前期的准备事情,用4年时间完成了会合转型,使投资物业的储备范围到达总土地储备范围的40%-50%,整个转型历程用了15年时间。
仅10%地产企业具备转型底子
今天中海内地多数地产企业仍处于新鸿基的转型前期阶段,并不具备足以支撑租售并举转型的经营现金流平台。
新鸿基会合转型期用4年时间,在投资物业上投入了近百亿港元,为此它等候了11年时间,直到开发物业在范围稳定情况下每年能提供20亿港元的净经营现金流时才开始会合转型。
内地投资物业的范围化门槛也在100亿元左右(中粮团体三个大悦城项目耗资100亿元),未来,随着土地本钱的上升,商业地产范围化投资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百亿元投资,意味着地产企业在开发物业范围稳定情况下每年的净经营现金流(=净经营现金流+存货的增加额+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额)应能到达20亿元以上。
目前,A股上市地产公司中只有万科A、保利地产、华侨城A、金地团体4家公司能够到达这一水平,加上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公司,合计也只有10家,仅相当于上市地产公司总数的10%。多数企业还达不到范围化投资的门槛。
另一方面,“保招万金”等大型地产公司当前开发物业在范围稳定情况下每年产生的净经营现金流仅相当于存货额的6%-8%。也就是说,纵然未来5年,公司开发物业范围不扩张,全力生长投资物业,投资物业在总储备中的占比也仅为20%-30%,仍不敷以起到平滑周期风险的作用。
所以,中国市场租售并举的转型是一个恒久的历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纵然是那些具备了转型潜力的企业,转型的历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海内开发物业繁荣期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平均为8倍,即,两年回笼资金,但出租物业的投资接纳期通常在10年以上,因此,出租物业比重的提升一定会影响公司整体的资金周转速度。
凭据测算,在投资物业的毛租金回报率为10%、净租金回报率为5%的情况下,投资物业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每提升10个百分点,地产企业在低谷期的现金回笼速度将减慢6%,有息欠债空间淘汰18%;当投资物业的占比到达30%时,地产企业在低谷期的现金回笼速度减慢18%,有息欠债空间较纯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