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三峡》复习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2021-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三峡》复习教案-(新版)苏教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三峡》复习教案(新版)苏教版

教学内容

《三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背诵默写课文,并掌握理解性默写。

2、积累文学常识、翻译文言词句。

3、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问题,进而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学常识、翻译文言词句。

2、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问题,进而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

1、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问题,进而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三峡》。

一、文学常识(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能满分。)

1、《三峡》选自于____,作者____,是我国____时期著名的__家。

2.郦道元撰写的《》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

3.长江三峡是峡、峡、峡的总称.

二、文言现象积累(第二关,赛一赛,看谁答得准。)

(一)重点字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或王命急宣

3、飞漱其间4、至于夏水襄陵5、属引凄异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二)通假字

略无阙处哀转久绝

(三)一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沿溯阻绝4、哀转久绝5、绝(山献)多生怪柏

(四)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课文内容理解

1、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

文章先写三峡地貌,重点写山,然后又分别描绘了四季的景象,先写夏季三峡的江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2、三峡地貌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四季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山特点:长,多,高峻

夏季:凶猛,迅疾春冬:秀丽(清荣峻茂)

秋:悲寂、凄凉。

3、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呢?

提示:可以从色彩,视觉角度,感官,动静,正侧面描写等方面考虑。

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探究质疑

1、本文最后收笔落在渔人的歌唱上,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借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2、为什么要先写夏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凶猛,迅疾,最有特点,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五、课外拓展

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正像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素湍绿潭,瀑布飞悬;秋景凄寒,猿鸣哀转。如今走进三峡人家,可以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六、总结

板书设计

(场地设计)

课后反思

上完《三峡》复习课之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在这堂课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动起来”,仅仅只是参与小组内的讨论,或上黑板板演,或站起来发言。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另外,可能因为走读班的关系,我生怕学生不能够用心掌握,于是一个问题重复很多遍。因而忽略了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针对这两点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使课堂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努力让学生把握重点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