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环境分析.pdfVIP

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环境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宏观环境分析

[论文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

业;宏观环境

[论文摘要]在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

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是

一个重要问题。在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中,

需要首先对转移就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

分析,重点是与之直接相关的那些经济、政

策和制度环境。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宏

观经济环境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到足以使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自给

有余,并能为其它非农产业提供生产原料和

为其劳动力提供口粮时,非农产业才具有持

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另外,

其它非农产业的持续发展还必须建立在其

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而社会再

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

需求的实现。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看,既包

括非农产业的总需求也包括农业总需求。无

论那一方总需求不足而致社会总需求得不

到实现,非农产业都无法发挥生产扩大对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可见,农业生产

的基础性作用和非农业生产的扩张作用是

否相互配合,能否协调发展将直接决定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现程度。对于我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宏观经济环境的

分析就按照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这种理论

支持为思路进行。分别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与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农业生产的关键是粮食生产。任

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立在对粮食的进口依赖上。据相关统计,

从2001到2003年,我国粮食年均总产量已

经下降了1074亿斤,只有8936亿斤。粮食

产量降自1990年以来历史最低水平。依据

国内外专家和机构的判断和预测,我国粮食

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

短期内不会改变。除去可能造成粮食内给不

足的其它原因,诸如征地增加、耕地减少等

与土地直接相关的因素外,恐怕粮食供给不

足与粮食生产努力不够和劳动力投入不高

有直接关系。粮食生产必须维持一定的人地

比例,不仅包括量的方面还包括质的方面。

与此相反的是,从我国南方开始的弃田和抛

荒现象正逐渐蔓延,如1992年安徽省巢湖

地区全年抛荒达万户,共计抛荒万亩。1999

年上升为24万亩,其中常年抛荒占13亩,

属季节性抛荒占11万亩,常年抛荒的趋势

还在不断上升。这就很难从劳动力数量上保

证对粮食生产的维持和发展。另外,越来越

多无论是年龄还是体力智力要求都不在农

业必要劳动力范围内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承

担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

面对如此情况,寄希望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补足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可能对农业造成

的损失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现实的。因此,

必须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能对

粮食生产安全造成的损害。如果农业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在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推动力的

同时又成为农业生产衰败的损害力量,那么

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就业模式必定是违背农业和非农业和谐

发展原则的,也会对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持

续转移就业形成阻力。

其次,内需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

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2004年,内需的两

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

衡增长态势。如果投资高增长长期得不到最

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使内需不足的矛盾更

加凸现。而内需不足将直接关系到非农产业

总产品的最终实现问题。内需不足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农村需求不足。目前,农村消费

水平还很低,不仅反映在需求数量上,还表

现在需求结构上。据研究,不考虑通货膨胀

因素,我国农村目前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

镇居民12年前的水平;城乡消费结构上存

在巨大的消费断层。城乡消费总量和结构之

间的差距也很大,到2002年,城市居民消

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近倍,而农村消费支出

用于粮食的比重仍然占到其全部消费支出

的一半。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落后,也反映

出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经济增长对农

村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开拓农村市场成

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

识到,农民增收难正日益成为启动农村需求

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农村巨大的需求潜力

难以发挥,非农产业的总产品得不到完全实

现,势必会阻碍部门和行业扩张对农业剩余

劳动力的吸收,甚至在许多城镇企业内部还

不可避免地出现内退、下岗等现象,而且这

部分剩余劳动力数量也不在少数。增收困难

又在一定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6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