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论文.docx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摘要:善教者,必善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让学生学会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有效课堂提问,使学生在疑问与解答中获得快乐和进步,呈现中学学数学课堂的魅力。那么,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让学生有效提问,把握策略呢?我根据平时的数学教学经验,浅析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数学教学;引导;有效;提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要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始。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进行实践活动,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感去发现“新”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有强烈的“提问”意识?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乐问。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思考”与“自由表达”。因此构建“积极自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营造出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平时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建立学习反思卡。一学生在“反思卡”上记录着这样一题:△ABC中,∠B=80°,AD,CE是分别是平∠A、∠C的平分线,它们交于O点,求:(1)∠AOC的度数。(2)做完这题后,你有什么想法呢?请尝试设计一题(以上是我出给学生做的题目)。后来我收上来看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假如AD,CE是高,∠AOC的度数又是怎样呢?也有的学生写道:AD是∠BAC的平分线,CO是∠ACB的外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O点。求∠BOC的度数。还有的学生把△ABC改成了直角三角形……我阅后,在题旁毫不吝啬地写上欣赏之词,并在班上加以表扬,宽松的学习环境与教师积极的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

活动不感兴趣的话,就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么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己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如我在讲分解因式时,对“x6-1”如何进行因式分解,学生有两种解法,出现两种不同结果:

x6-1=(x3)2-1=(x3-1)(x3+1)=(x-1)(x2+x+1))(x+1)(x2-x+1)

x6-1=(x2)3-1=(x2-1)(x4+x2+1)=(x-1)(x+1)(x4+x2+1)

学生问题:①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结果?是不是其中一个等式不成立?

学生问题:②在排除了“其中一个等式不成立”的想法后,进一步提出猜想:x4+x2+1=(x2+x+1)(x2-x+1)

学生问题:③“如何分解?”

“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本是比较枯燥且有一定难度的内容,通过上述问题两种解法的情景设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提问题意识,从而对因式分解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1、从回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是检查是否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问题设置的好坏是能否激发学生有效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指标。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坡度,使学生通过层层剖析,在掌握知识同时能有所发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模式也有所了解,他们会模仿提出问题,这对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正面引导作用。

如,在教学“矩形和正方形”时,就可设计如下问题:矩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求矩形的周长?这样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矩形的有关知识之后,问:“让你自己学习正方形,你可以通过那几方面来学习?”启发学生模仿运用,提出类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