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docxVIP

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管留置期间患者出现静脉炎与这6大因素有关

1、患者相关因素

包括患者当前感染、免疫缺陷、糖尿病、下肢置管(婴儿除外)、年龄>60岁,这些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风险较高。

2、化学因素

(1)输注液体的渗透压:药液中葡萄糖含量>10%或渗透压较高(>900mOsm/L)。渗透压是一个独立于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输入如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和组织胺,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

(2)输注液体的酸碱度:人体可耐受的输液pH范围为4~9。当pH超出该范围,会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发生;如果输入液pH在6.0~7.4,则可降低静脉炎和静脉疼痛的发生。静脉滴注pH小于4.5的溶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

(3)某些药物(取决于输液剂量和持续时间):如氯化钾、胺碘酮和一些抗生素。研究报道,双氯西林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呋辛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17%、4.06%、2.27%和2.07%。这是由于不同抗生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抗感染因子的表达程度不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不同。

(4)消毒剂未完全待干:消毒剂在导管置入过程中被抽吸到静脉内而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3、机械因素

由于静脉壁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刺激所引起的,可能与导管管径与血管径相对过大、导管活动、插管损伤或导管材质和硬度有关。

(1)导管管径:所选择导管型号和血管粗细不适宜会损伤血管内膜,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吕晓等通过对不同型号留置针和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型号越大,管径越粗的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因管径细小的留置针可漂浮在血管中,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摩擦减少而降低损伤和微小血栓的形成。

(2)穿刺部位:研究显示,肘前窝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63.2%。腕关节周围、手背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高。这与关节处易活动,血管壁易受损有关。

(3)置管静脉:在PICC置管过程中,不同的穿刺静脉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静脉炎的发生也与静脉的位置和解剖特点有关。贵要静脉不受关节活动的影响,且贵要静脉管径较粗,静脉较少,走行较直,变异较小,且位于皮下组织内,肘部位置表浅,穿刺成功率高。肘正中静脉在窝下管径虽然较大,位置也较表浅,但其汇入头静脉或贵要静脉的变异较多,汇入角度较大,不作为置管的首选。当肘关节运动时,导管受挤压且与静脉内膜摩擦,也相应增加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头臂静脉的解剖特点是由下向上逐渐变细,高低起伏,且静脉瓣较多,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在行经三角胸肌间沟处管径明显变窄,在穿经锁胸筋膜后多以>20°的锐角汇入腋静脉,头静脉行程较贵要静脉长,这些都给导管进入增加了难度,增大了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概率。

(4)穿刺技术:穿刺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多次反复穿刺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出现静脉炎症状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也随之加重。有研究表明,在同一血管只穿刺1次增加到反复穿刺2次及以上时,该血管出现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4%相应增加到24%,例如置管过程中的疼痛、机械性静脉炎、送管困难、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等。

(5)导管固定:导管穿刺后通常予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固定不牢靠或固定松脱后未及时更换,造成导管反复微小移位而增加对血管内膜的摩擦与损伤,容易发生静脉炎。

(6)输注液体中的颗粒物:输液中微粒含量的多少,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约占70%。不溶性微粒随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刺激血管内壁,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而诱发静脉炎。

(7)带滑石粉的手套:置管时,操作者所佩戴手套上的颗粒物也是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之一。传统工艺生产的手套需涂抹润滑粉才能保证不粘连和顺利佩戴。润滑粉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属于不溶性颗粒,带入患者体内会导致静脉炎和延缓伤口愈合等不良反应。

4、输液的温度和速度

(1)输液温度:当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时,局部血管易产生痉挛,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药物在血管壁的吸附与刺激,引起血管壁炎症介质释放与供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易发生损伤而致静脉炎发生。王萍等对186例快速滴注20%甘露醇患者研究发现,将甘露醇加温至36℃左右并恒温输入,明显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闻曲等研究发现,通过采用恒温器对输注氟尿嘧啶患者进行液体增温疗法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输入液体加温可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缩短药物在局部的停留时间,但增温是否会影响药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输液速度:国内文献报道,药液输注过快,使血药浓度升高,超过了血管应急缓冲能力,损害静脉内膜,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外科患者术中或术后常需要大量快速补液,输液速度过快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