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面备课】-八上历史同步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doc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面备课】-八上历史同步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知识

构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

意义

经过

前期路线

转折会议

后期路线

精神

课标要求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活动建议: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事件在国共十年对峙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特殊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之一。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长征的原因、路线及意义;2.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长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学习目标

1.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路线、结果和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3.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长征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语文课文中的学过《倔强的小红军》《金色鱼钩》等课文,对于“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也是耳熟能详,所以要掌握基本知识不难,本课将采用相关视频、地图让学生观看,识读。通过史料探究,让学生充分理解长征精神及长征意义。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力求在教学中达成以下特点:1、立足本学校的历史教学现状和学生学情,同时结合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2、将视频、图片、诗歌等历史史料引入课堂,力求使教学情景化、生活化和趣味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3、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发挥史学的育人作用,力求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贯穿始终,力求做到立德树人。

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法、比较法、图示法、视频分享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史料、视频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地球的红飘带》是著名作家魏巍创作于198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课前准备;完成导学练习的自主学习部分,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导入本节课主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生能形成预习习惯,带着问题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环节:

一、

长征的

背景

课堂活动一:

出示PPT,依据右图材料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对国民党当局造成怎样的影响?

阅读教材,结合图片,提取图片信息。

此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初具规模,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课堂活动二:

出示ppt设问:观察下图,你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

阅读史料,思考并提取相关信息,并思考回答问题。

原因: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李德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课堂活动三:

出示ppt设问: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该何去何从?

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长征

的经过、结果、意义

课堂活动四:

PPT出示问题:结合教材填写红军长征中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精讲其重大的历史事件。

阅读教材,找出基本知识。

前期(江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过程:后期(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西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1936.10)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堂活动五:

PPT出示问题:结合教材填写表格《遵义会议》并详细讲解其意义。

阅读教材,找出基本知识。

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堂活动六:

观看长征途中的主要地点的主要遗址,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你是如何理解长征精神的?

观看图片、视频,思考问题。

困难:1、敌人的围追堵截。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3、缺少粮食给养。4、内部矛盾斗争。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观看的视频信息,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活动七:

PPT出示材料,结合下面材料,分析长征的意义。

阅读材料,思考问

文档评论(0)

158****8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