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docx

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

?

?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令人担忧,危害性日趋显现。深入研究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对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效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教育;管理

近些年来,湖南省洞口县大部分学校陆续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初步了解了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它的危害,并掌握了一些预防校园欺凌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但是,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有效干预,我们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还缺乏一些实质性的认识和有效治理措施。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对校园欺凌的客体----受欺凌者进行了统计。统计表明,在939份有效问卷中,有26%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校园欺凌;有5%的受欺凌者表示他们受欺凌的时间已经达到一年或一年以上;有52%的受欺凌者面对校园欺凌,“忍气吞声、无可奈何”;10%的受欺凌者变得狂躁、抑郁、自闭,怕来学校;有7%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或快手等网络平台肆意流传……

我们透过校园欺凌现象,探究其中的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观念淡薄

法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遗憾的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因为“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占据了29%的比例;有29%的校园欺凌仅仅因为看不惯某个同学”而引发;有52%的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后,表示自己“忍气吞声、无可奈何、自认倒霉”;通过“报警,让警察来抓他/她”的比例为0。现在,“政教室”作为每所学校的标配,但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度的。“法制副校长”制度,也曾风靡一时,如果能落到实处,定时举办法律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对于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的维权意识肯定会大有裨益。

二、不健全的人格和低下的个人修养,是欺凌者实施欺凌的“火山口”

人格的外在表现是人的个性和性格,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表现为高品质的个人修养。29%的校园欺凌事件,它的发生就仅仅因为“看不惯某个同学”;8%的校园欺凌事件,是因为“从小称王称霸惯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会包容、有同情心、善于鼓励和帮助别人、甚至妥协,认知自我,是欺凌人生中的“必修课”。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的得到成长。

三、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发生校园欺凌的“给养站”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34%的欺凌者,没有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教育(包括责骂/打)。在课题组了解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中,有5%的欺凌者表示,他们受到了家庭的不良影响。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我国历史上也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四、互联网+,是校园欺凌发生的另一块“是非地”

据统计,该镇有7%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或快手等网络平台肆意流传,这种新型的欺凌方式,让校园欺凌事件流传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给受欺凌者带来的影响、危害更大。加强网络立法,强化视频内容审核发布制度,对网络从业人员加强资质审核,并实行追责制度刻不容缓。

五、学校以及教育者对校园欺凌认识不够,弱化了学校“手术刀”的作用

在受欺凌者成长的道路上,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恰当的、有效的帮助和心理疏导,校园欺凌帶给他们的身心影响会伴随其一生。另一方面,学校使用“手术刀”的力度还不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违纪情节恶劣的学生,最多给个记过处分或劝其转移学习环境。事实证明,不动用“手术刀”割去欺凌者身上的“毒瘤”,这些学生很少有主动改正的。最后,一个个又流入了社会。

预防、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政府、社会、教育、家庭等未雨绸缪,多管齐下。我们认为,预防应对、治理校园欺凌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建立健全预防校园欺凌长效机制,大张旗鼓加大预防校园欺凌宣传力度,构建新时代平安和谐校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公安部等11个部门制定并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要求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把校园建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二是加强立法,做到立法与时俱进。随着未成年人心智发育的提早,将校园欺凌纳入立法范畴,将未成年人承担完全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提前,加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提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代价,这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法治手段。

三是立法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教育惩戒权。现在的教育生态普遍是是学校、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有了事,教育主管部门唯老师是问,更让老师噤若寒蝉。教育惩戒权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化,具有典型的公法特征。可喜的是,在地方性法规中,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突破。接下来,将从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以及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出发,研究制定具体细则。但笔者更希望教育惩戒权能从规章文件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48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