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训练报告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心得体会(5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
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求知
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不断追求
真理。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使人致力于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
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培
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问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求知的大门。
问号更像种子,在未知的原野上开出一朵又一朵创造之花。如在“牛
顿第一定律”教学开始时,教师将一块黑板擦轻轻用手在讲台上推动,问学
生:“黑板擦为什么会运动”学生答:“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马上停止
推动,黑板擦静止下来,又问学生:“黑板擦为什么停止了运动”学生
答:“因为它没有受到推力的作用;”再问:“空中飞行的子弹是否受到推
力的作用它为什么能继续飞行呢”……这样通过步步设疑,牢牢抓住学生
的思维,激起学生知慧的火花。
又如讲“重力”这一节时,提问一: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提问
二: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过程受到向前的推力、重力和空
气阻力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三:竖直向上抛出的一小球,速度越来
越小,这主要是受到空气的阻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一是复习以前的
力学知识,提问二是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注意常犯错误:“受到向前的推
力”,为以后的物体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打下基础;提问三启发学
生直觉思维。通过设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整
个身心都投入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号的情景中,层层迭进,波澜起伏,体会
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的理论认为:人们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对现有类别有
关的刺激输入进行分类,如果刺激输入与人们已有的类别全然无关,那么它
们是不能被加工的。即使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不是
空白的,而是早已印上了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
含了理解和误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与该知识有关的实验和教学教
案,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种种非本质的表象,看清实
质性的问题。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
力,但常常认为木块浮在水面是由于木块受到浮力大,而铁块沉入水中是由
于没有受到浮力或受到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
和巩固造成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
些司空见怪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
画面。比如,针对上述学生对物体浮沉的错误认识,设计一个小实验,测出
漂浮在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铁块的浮力大小。这一情景与
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冲突的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
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
善于利用,巧妙设计,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又如提出:人离镜越远,像
看起来就变大。是不是距离变化了,镜中的像大小也变化了呢这个结论显
然与正确的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矛盾的,但这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
念”。这时请学生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发现象和物等大,
原来的观念就站不稳脚跟,然后再提问:“为什么太阳看上去那么小”于是
学生就“顿悟”原来是视觉引起的错觉。
又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许多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
一直干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多
想办法,与这些“前科学概念”作斗争,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展
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
3、演示实验的美妙绝伦,使学生在惊叹之余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所在,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通过一个三棱镜,将一束太阳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使无数初入物
理学殿堂大门的学生如痴如醉;通过一个静电起电器,使人体的头发由于静
电
斥力而竖起,显示出电力线的形状,使学生惊叹不已;如先将一个剥去
外壳的鸡蛋,置于较蛋稍小的玻璃瓶上,鸡蛋静止在瓶口上不动,接着拿去
鸡蛋将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燃烧片刻,使瓶中空气稀薄,再将那只鸡
蛋置于瓶口,可观察鸡蛋慢慢地被“吞入”,最后落瓶中。面对这些意想不
到的现象,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脾胃论.doc
- 《中国艾滋病防治》课件.ppt VIP
- 2025年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交流发言材料+单位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话提纲.doc VIP
- 人教版二年级《螃蟹歌》说课稿课件ppt(1).pptx
-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管理专家共识.pptx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docx VIP
- 202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辽宁省大连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作业设计.pdf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