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docx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析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ICU医治且建立人工气道的11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观察组58例。2组患者均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额外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4%,明显低于对照组21.13%,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1)。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临床实践,使得ICU人工气道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ICU;人工气道;护理

ICU的患者属于危重病人,临床上往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辅助患者进行呼吸运动。但因为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一种侵入行为,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适应人工气道。为进一步改善行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在ICU医治的11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ICU医治且建立人工气道的11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1:1的随机分组方式,将11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8例、观察组58例。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年龄(46.5±3.1)岁;人工气道建立时间56-562h,平均时间(182.5±23.7)h;呼吸衰竭11例,脑出血34例,其他13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2-75岁,平均年龄(47.4±2.9)岁;人工气道建立时间57-553h,平均时间(184.6±22.9)h;呼吸衰竭13例,脑出血33例,其他12例。。采用统计学处理手段,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P>0.05表示无统计学价值,故可用于对照分析。

1.2方法

2组患者均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额外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常规护理干预:对症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气道护理等。此外,还须严密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指标,给予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医治环境等。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介入:①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领导,专业护士组成。成立目的是为了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病人的临床状况进行逐项评估;②制定护理计划,明确干预目标。以减少不良影响,改善患者不良反应为工作主线。定期进行工作总结,收集临床不良事件并探究相应解决对策,为下一期的护理目标做铺垫;③施行护理评价。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当前护理干预的看法及见解,并一同探求更适宜的护理方案。此外,对新推出的护理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护理细节。④针对性调整。根据患者病情进展以及家属需求的等具体情况,对当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全方位纠正,以获取最优护理效果。针对临床概率性事件,如意外脱管、人工气道堵塞等项目,需将其护理方法备注在护理计划中,以备临床需求。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黏膜出血、肺部感染、气道阻塞以及呛咳等。此外,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包括气道建立第3、5、7d的痰痂形成,以及意外脱管和血氧饱和度异常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果

观察组日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意外脱管事件较对照组少,血氧饱和度异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护理效果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对比[n(%)]

组别

病例(n)

痰痂形成

意外脱管

血氧饱和度异常

第3d

第5d

第7d

观察组

58

3(5.17)

5(8.62)

10(17.24)

1(1.72)

1(1.72)

对照组

58

11(18.97)

14(21.13)

38(65.52)

8(13.79)

10(17.24)

χ2

/

5.20

5.10

27.86

4.34

8.14

P

/

<0.05

<0.05

<0.01

<0.05

<0.01

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总体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不良情况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详见表2。

表22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对比[n(%)]

组别

病例(n)

呛咳

气道阻塞

肺部感染

黏膜出血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

58

1(1.72)

0

0

1(1.72)

2(3.44)

对照组

58

5(8.62)

3(5.17)

2(3.44)

4(6.90)

14(2

文档评论(0)

134****88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