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产证券化发展原因.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其中可免费阅读6页,需付费17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1

台湾资产证券化发展原因

摘要:

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亚洲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均借助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开展融资创新,取得了很大成果。近十几年来台湾地区资产证券化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以2005年债券型基金爆发结构债事件为例,通过分析台湾地区用资产证券化解决结构债问题的过程,梳理其从以CBO为架构到以ABCP为架构解决问题的发展历程,得出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总结出资产证券化的台湾经验。资产证券化成功解决了台湾财务危机中银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的问题,避免了台湾本土金融危机的爆发。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受到台湾自身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文档评论(0)

海上文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资料分享,有特别需要可以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