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 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含答案.pdf

语文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 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排比、比喻、对偶、夸张等其他常用的修辞手法。

2。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常用修辞手法并用它进行语言表达。

学习过程

一、课前猜谜语

1、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猜

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猜一动物)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具体探讨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设问、反问.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

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

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性词语)组成.

例如:

⑴.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⑵。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

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⑶。她的性格很像母

亲。

⑷。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⑸。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

白芳礼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

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

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甲

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

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

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广州城在节日期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

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

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

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

一层薄烟。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②浅显易懂。③表达感情。

★小试身手: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

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

白芳礼等。

★小试身手:请大家辨别一下下列的句子.

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

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最多的题目类型——仿句

仿造例句,用用“橡皮“橡皮、、圆规圆规、直、直尺尺各写一句话.

例: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延长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

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

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

非比喻.

(二)、借代

1、概念: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

事物。

2、借代的类别: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4)借部分代替全体。

例:樯橹灰飞烟灭。

(5)结果代原因

例: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他一天一包中华。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例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

例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小试身手:请分辨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