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5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实践与思考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怎样进行课堂指导行为才能有效?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学习策略指导、阅读活动指导、情感体验指导等方面谈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的探索。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拓展语文课堂的思维深度、纵深语文课堂的情感厚度三个视角,指向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指导;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要具有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重视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需要。语文课堂有丰富的语言文字作载体,儿童天生是个诗人,对教学内容中的人物、故事充满着好奇与幻想,但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前提,学生在语文训练中自得、自悟、自能需要教师引领。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行为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不当现象点击

(一)缺位:教学目标“泡沫化”

一些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沦为看客,不能够适时作出恰当的指导,任由学生自导自演,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对“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的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一问题的探究直击教学目标,问题一出,教师看到一学生小手高举,却欣然让其读起了参考书:“写家乡河边的柳的衬托、对比作用,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重知识传递,轻语文能力训练,教学目标“轻松”完成的背后是教师指导的缺位。

(二)越位:教学内容“格式化”。

教学预设单线,教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追求自己头脑中的标准答案,一旦有学生“逾矩”,便越俎代庖。我在听《诚实与信任》一课教学时,有学生小声嘀咕:没人看见,干嘛不跑?真傻!教师显然是听到了,白了该生一眼,高声强调:我们要记住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此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越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精神,缺少价值观的引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错位:教学形式“花样化”。

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迭出多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一教师在公开课《李广射虎》教学中,用“唐诗吟唱”导入,学生学唱了唐诗,观看了视频,参与了热热闹闹的表演。教师指导的错位,挤占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品读与感悟,缺失了语文学科意识和文体意识,忽视了儿童的生命价值。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的实践与思考

(一)学习策略指导——聚焦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度。

儿童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为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1.乐学:自主先学,明确目标,指引语文堂的方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要积极创设乐学的氛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增强目标意识,强化训练意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参与构建“这节课我要学什么”值得尝试。

在教学《掌声》时,我先了解学生课前都做了哪些预习准备,接着让学生自主提问。有学生想知道“犹豫”和“忧郁”有什么不同,有学生关注“热烈持久”和“经久不息”两次掌声的含义。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随机抓住这几个词展开教学,调整了教学设计:(1)小英为什么“犹豫”了?(2)小英为什么从此不再“忧郁”了?(3)掌声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带着这些目标,学生们读书的方向更明了,他们认真地去发现、感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乐此不疲。教学如顺风行船,轻盈而惬意。

教师精心准备的“学”案应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线性的“教”案。考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仅要看学生最终是否完成本节课制定的目标了,而且要看学生是如何掌握的。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还是学生自己习得的,这有本质的不同。

2.善学:自主想象,交流展示,绽放语文堂的魅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虽然文体不同、表达方式各异,但是只要教师给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支撑,给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语文课堂将变得鲜活灵动和厚重。

倪鸣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指导学生将插图由“静”变“动”。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自主想象。学生四人小组,每人抽取一张“微任务”,各人任务都不同,根据教师出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