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pdfVIP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中国戏曲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及其对中华总

体美学的意义

作者:程宏宇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

摘要:认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史进行总结,论析中

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着眼,扫描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

展及其趋势,揭示其对中华总体美学的深远意义和多元化价值。本文是一篇专题研究中国戏曲

艺术与审美文化传统的论文,笔者扫描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古典戏曲的原生态历

史进行了小结,析论了中国戏曲与审美艺术传统的相关问题,进而从戏曲艺术学科自身发展来

看,统观中国戏曲美学总体发展及其趋势。

关键词:中国戏曲审美传统传承创新

一、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戏曲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原始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戏曲经历了萌芽、

滋长、发展、成熟等几个重要阶段。13世纪初步进入成熟时期。20世纪中叶,基于我国戏剧

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的艺

术特征,戏剧史研究者将宋元间流行的“戏曲”一语,作为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金以来

的杂剧、南戏、传承和各种地方戏曲在内。

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历来有巫优说、原始歌舞说、百戏说、傀儡说及外来说等多种观

点,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我国戏曲既然是一种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

式,其兴起因素就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而应该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

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的结果。如果要发掘我国戏曲来源,则需从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俗

讲等一路寻索而来,同时也要兼顾诗词、歌赋、史传、说话等雅俗文艺样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作

用。

驱鬼驱灾的傩仪也与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汉代民间流行的角抵戏《东海黄公》便是从

傩仪中派生出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神鬼活动之中的戏剧表演成分逐渐增加,其中的

歌舞和技艺表演大有挣脱宗教仪式的外壳而风行于世的趋势。以科白、滑稽为主的参军戏源于

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起源于后汉,至唐渐成格局。参军戏是与歌舞并行的一种滑稽表

演。它与上古以来的优戏有内在的血缘关系。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将近百年的战乱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最

为繁荣的时期。作为宋代文化全面繁荣的重要标志,传统的雅文化与新兴的都市文化交相争

辉,砥砺磨合,进而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并行突进。这种文化氛围,为结胎滋生于随唐之间的

龙源期刊网

戏曲提供了生长环境,使之得以从歌舞戏、滑稽戏和通俗讲唱等综合而成的母体上孕育成型,

并逐渐实现与诸般杂艺的分离,形成兼具众艺之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崭新艺术形式。宋代戏曲的

典型范式是宋杂剧,这时期的杂剧包括北宋杂剧及其衍生体南宋官部杂剧,金院本则是北宋杂

剧的延续和发展。作为我国戏曲重要发展阶段的宋金杂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杂戏”或“百

戏”,而是包含了歌舞戏、滑稽戏、说唱、杂艺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艺术样式,是各种戏剧因

素之间的渗透与整合,而非简单机械的拼凑。

元杂剧与宋杂剧名同实异,它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一种完美的新戏曲。

它标志着中国戏剧的第一个大丰收,而且以其原创性和独特性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辉煌的一

页。从而成为一个时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历代相传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之说,就反

映了这一历史共识或定论。

元杂剧曲的组合规则,直接来源于宋金的诸宫调。诸宫调创自宋代勾栏艺人,与今日大鼓

书相似,是一种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它的独特性之处在于,先把同一宫调(调门、调高)的

单曲串联为一套,再把不同宫调的套曲缀合为一篇,从而形成一种众多宫调的套连套的大型曲

乐结构,以适应长篇故事的说唱。

元杂剧当时又叫“传奇”,意指剧本多取材于唐人传奇,故事情节都很曲折新奇。除去已佚

或本身不可考的剧作外,从现存剧作的剧目考察,取材于唐传奇的剧作就有40件以上。元杂

剧作为一种大型的故事剧,直接受到宋代勾栏说话艺术的刺激影响。“说话”即说书,是一种讲

述故事的曲艺。

总之,元杂剧作为一种成熟的综合艺术,是以金院本、诸宫调和宋代评话为三大主要来

源,同时吸收融汇了前代戏剧、曲艺等各种文学、艺术的营养成分而形成一种新戏曲。

公元12世纪初,北宋的经济重心南移,随着女真贵族进入中原,士人纷纷南下,把

文档评论(0)

135****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