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

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商朝农作物以粟、黍为主,春种秋收,时人分一年为春、秋两季。西周春秋之间,随着冬种秋收的小麦种植逐渐推广,春夏秋冬“四时”观念逐渐形成,“以时序政”“依时行政”也逐步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这反映出()

A.天人合一理念历史渊源深厚 B.传统历法体系趋于完备

C.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底色 D.农业生产实现精耕细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夏秋冬“四时”观念的形成,“以时序政”“依时行政”成为统治集团的共识,这些思想文化是受到农业发展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底色,C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先秦时期,传统历法开始兴起发展,“完备”的表述程度过重,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开始走向精耕细作,时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召开盐铁会议,讨论是否罢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要不要抗击匈奴等问题。以桑弘羊为首代表政府一方,贤良文学代表民间人士,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据此可知()

A.重农抑商传统面临重大调整 B.时局变动引发政策反思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加剧 D.独尊儒术政策成效有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抗击匈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弥补财政空虚因而实行各种官营政策以增加政府收入,但是弊病百出,激起了民怨,因而到了汉昭帝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与民修养生息的政策,于是召开盐铁会议取消了部分专卖制度与民让利,B项正确;材料并未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经济政策的反思,没有涉及独尊儒术政策的成效,排除D项。故选B项。

3.以下为唐贞观元年十道(如图)到开元二十一年十五道(如图)的变化。据此可知()

A.基层治理体系愈加完备 B.经济重心提升区域地位

C.国家监察地方力度加大 D.政局变动影响政区规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时期的道是中央监察地方的行政单位,道的增多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监察力度的加强,C项正确;唐代的道并不属于基层治理单位,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变化的影响,排除B项;从唐朝贞观元年到开元二十一年,政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动,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代)岳州知州指出:“(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宋高宗采纳户部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难(不应)许人请射。”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租佃制度不断发展 D.海外贸易的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难(不应)许人请射”,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民经商,荒废田地,国家由此对农业和商业做出了规定,B项正确;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租佃制度不断发展,是表现,并不是原因,排除C项;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

5.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 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 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专门从事染色的染坊和踹坊,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A项正确;据所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土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