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pdf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理论特征与分歧.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引言

提及当代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主体间性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一点

反映在许多分析师的说法上。例如,在Spezzano看来,所有分析师都变得更易

觉察到自己工作的主体间维度。Kirshner也表达了一种类似的观点:“尽管存在术

语上的混乱,但‘主体间性’已经成为当代精神分析的一种‘行话’”。Bohleber

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过去二三十年间,几乎所有精神分析思想流派都经历了

一种朝向更强烈的主体间取向的转变”。

2、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基本内涵

那么,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先来看“主体间性”一词。事实上,这一术

语很难被准确定义。它源于哲学领域,蕴含在费希特和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

的思想里,在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家那里更是被反复

提及。而且,不同理论家在具体用法上存在差异。王晓东全面总结了西方哲学中

主体间性理论的形态,并做出了一种比较宽泛的界定:“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

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涉及“人作为认知主体、

生存主体、伦理主体、实践主体……的方面和维度”。它与“人的主观世界和意

识世界、生活世界和实践世界,以及价值世界和理想世界”相关,影响人的现实

生活和可能生活,涵盖“个体与主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人与群体或类(人类整

体)的关系”。一言蔽之,作为主体的人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存在多重维度,这造就

了主体“之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受哲学(及婴儿研究等领域)的影响,在将主体间性应用于精神分析理论和实

践之时,各个分析师在术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因而也造就了不同“取向”的

主体间精神分析。在这一点上,可以尝试对主体间性的内涵从狭义和广义上进行

区分。从狭义上来看,主体间性主要指一种发展成就,涉及到与他人分享经验、

认识他人与自己的能力。例如,在阿隆那里,拥有主体间性能力的人能够在旁观

者和被观察者这两个角色之间切换,明白每个人都兼具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

在本杰明那里,主体间性意味着相互承认,由此个体能够理解他人是相对独立于

自己之外的一个主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与视角。斯特恩则将主体间性视

为分享、了解、感受、参与和进入他人主观体验的能力,其通过解释公开的行为,

如姿势、面部表情、语调、说话节奏以及言语内容来实现。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初级主体间性和次级主体间性。前者仅牵扯到两个主体之间的经验分享,后者则

涉及到两个主体之外的第三个事物或事件。从广义上来看,主体间性可以泛指一

种人际互动:在两个主体(如分析师和来访者、母亲和婴儿)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

下,二者可能会创造出很多丰富的、甚至难以用语言或概念表达的“东西”。Buirski

和Jaenicke将之描述为“经验世界的碰撞”。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有斯托罗洛及其

合作者、毕比和拉赫曼等人。

这里还需要对主体间精神分析与关系精神分析进行区分。这两个术语存在诸

多相似和重叠之处,似乎在后现代的背景下,二者的界限被消解了,不那么泾渭

分明。例如,本杰明认为自己是使用主体间性理论“范畴”的关系分析师。有研

究者甚至将二者合在一起,称其为关系—主体间取向或关系—主体间视角。在这

一点上,Schwartz所做的比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他看来,主体间精神

分析最好被界定为一种理论取向,而关系精神分析首先被界定为一个具有政治和

社会关系的分析师共同体,其次才被视为一种理论取向。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

进行阐述。第一,关系精神分析是一种运动:它有自己的机构(纽约大学心理治疗

与精神分析博士后项目)、官方刊物(《精神分析对话》)、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精神

分析和心理治疗协会)以及许多相关的会议。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主体间性理论

缺少这一类基础设施,它更多是许多独立工作的理论家的观点集合,没有这一系

列结构来界定其同一性。第二,从历史发展上来讲,关系精神分析始于格林伯格

和米切尔在1983出版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一书,正式确立于1988

年纽约大学设立的博士后项目。如果追究更为久远的渊源,可以看到,格林伯格

和米切尔将沙利文和费尔贝恩视为第一批关系理论家,阿隆则更倾向于视费伦茨

和兰克为先驱。相比之下,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起源并不精确,缺少公认的奠基性

出版物,其理论观点必须被视为逐渐涌现的,且源于一系列分支。不过,二者的

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和机构上,而不是理论方面。在不同的视角下,主体间理论

可以被视为关系理论的一种类型,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将主体间理论视为更宽

泛的术语,涵盖关系理论。本文赞同这一立场,即在一种宽泛的意义上看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