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疾解病:眩与晕.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疾解病:眩与晕

头晕和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临床门诊普通人群就医

的前10位主要原因,由于对头晕及眩晕的定义和理解不同,大量头晕

及眩晕患者未能得到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本文介绍眩、晕及眩晕相关

的中西医相关知识。一、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1、眩与晕的文字学考证

(1)眩“眩”字由“目”加“玄”构成,“玄”字在甲骨文和钟鼎文

里就象两个绳子相对一撮而形成的形状。《道德经》说:“玄而又玄,

谓之众妙之门”玄在这是指转,引申为转变。《说文解字》注解“玄”

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說文解字注》

“纔(cai,悬索)既微黑,又染則更黑,而赤尚隐隐可見也,故曰黑

而有赤色,至七入则赤不见矣。”许慎和段玉裁解释“玄”为从微黑

向黑色转变过程,也就是变化的意思。

“眩”字古意有三,一是指看。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燕策

三》:“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二是指眼花。春秋末期

左丘明所撰《国语·周语下》有“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的记载,战国末期至西汉间的《中庸》也有“尊贤则不惑……敬大臣则

不眩。”的记载,《说文解字》注解“眩”为“目无常主也。”东汉

末年刘熙《释名》“悬也。目視动乱,如悬物遙遙然不定也。”的记

载。三是指迷惑。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尔雅·释言》“眩,惑

也。”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撰写的《广雅》解释为“眩,乱也。”(2)

晕《说文解字》注解“晕”为“日月气也。”《史記·天官书》“兩軍

相當,日暈。”《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

《正韻》“日旁氣也。”《說文解字注》“日光氣謂日光捲結之

氣。……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皆然。”由此可见,在古代“晕”字本

意并非疾病,而是指日月周围出现的一种天文现象。

(3)眩晕“眩晕”病名首见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陈无择

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该书卷七记载“夫寒者……多使挛急疼痛,

昏不知人,挟风则眩晕。”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严用和在《济

生方·眩晕门》也说“所谓眩晕者……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

致。”其后医家多以“眩晕”作为病名。2、传统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简史(1)眩晕的概念《黄帝内经》有眩冒、掉眩、目眩等病名,但未

给出确切含义。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眩晕门》对眩晕的概念给予了较

明确的论述“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目眩运转,

如在舟车之上。”《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孔颖达疏注:“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即服药后出现恶心、

头眩、胸闷等反应者称之为“瞑眩”。这是关于药物性眩晕的最早记

载。(2)眩晕的病因《黄帝内经》对眩晕的记载较多,但分散在《素

问》及《灵枢》多篇中,总的来说认为眩晕属虚证,病因有禀赋不足,

外邪袭脑;髓海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肝失疏泄、气机逆乱也可引发

眩晕。《内经》提出的因虚致眩学说和因风致眩学说对后世医家影响

极大。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全书涉及眩晕的条文共有9篇17条,

虽未对眩晕进行专门论述,但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所创立的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启发后世朱丹溪等医家提出因

水痰饮致眩学说,《伤寒论》对少阳病、阳明病伴随眩晕的论述,是

刘完素、张三锡、王肯堂等医家提出因火致眩学说的肇始。《内经》

和张仲景以后众多医家对眩晕病因的论述,基本上是对上述因虚致眩、

因风致眩、因水痰饮致眩和因火致眩学说的解释与发挥,但也有一些

医家提出新的观点。如宋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指出伤寒头眩

与眩冒是因发汗吐下后导致阳虚所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提出

“眩晕生于血虚”的观点,对“因虚致眩”学说作了较深入的发挥。

明代杨仁斋、虞抟、李中梓和中提出因瘀致眩学说,张景岳认为妇女

产后血晕主要是气虚,但血奎痰盛也可引起,清代周构元在《温证指

归》则从温病学理论阐述了眩晕发病的基本病机。这些论述极大地丰

富了中医学关于眩晕的理论和治疗方法。(3)眩晕的病位《黄帝内经》

对眩晕病变部位的观点主要基于中医脏腑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认为

与肝、肾、心等脏器有关,历代医家多从《内经》之说,从肝、脾、

肾论治眩晕。值得关注的是,《内经》最早提出眩晕与脑有关,如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

窠为眼……故邪中于项……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

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4)眩晕的诊断眩晕往往是中风的先兆症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