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为了适应国际交
流的需要,学者提议改名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近年来发现,在健康个体体检中亦发现真菌性鼻-鼻窦炎,表明这些真菌也可以在机体抵御侵袭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常见
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或广谱抗生素、放疗及HIV病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有关,也可能由于体检工作普遍开展、影像学的进步使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现率提高。;
病因
1.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曲霉菌,占80%以上,其他有念珠球菌,Seeber鼻孢子菌,毛霉菌和申克孢子丝菌等。曲霉菌为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曲霉菌主要有烟色曲霉菌和黑色曲霉菌,以前者最常见。可单种曲霉菌感染,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曲霉菌合并感染。毛霉菌感染较少见,但相当险恶,因为其更倾向于侵入动脉弹性内膜层,形成血栓,继发缺血性血栓及出血性坏死,死亡率较高。
2.外界环境包括气候及生活环境。湿热气候如中国南方省份的发病率相对北方高;长期经常性从事接触土壤、花盆及家禽的工作人员易患。
3.全身因素如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肿瘤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放疗及艾滋病病人等均为真菌性鼻窦炎的易发人群。有报道低免疫功能、
低氧、低pH值血症及高血糖环境(三低一高)是真菌生存的合适条件。
4.局部因素是部分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各种因素所致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受阻,包括解剖因素如中鼻道狭窄、中鼻甲反向弯曲等;局部的慢性炎症、水肿,窦腔的分泌物潴留;同侧上列牙齿的病变等。;
临床类型(从病理学角度分为两大类型)
·侵袭性(病理学特征是真菌感染不仅位于鼻窦腔,同时侵犯鼻窦??膜和骨壁,并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如眼眶、前颅底或翼腭窝等发展。鼻窦内病变大体特征是表现为坏死样组织、干酪样物或肉芽样物,并有大量粘稠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镜下特征是见大量真菌。鼻窦粘膜和骨质可见真菌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炎、血管栓塞、骨质破坏和组织坏死等)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非侵袭性(病理学特征是真菌感染局限在鼻窦腔内,粘膜和骨壁内无真菌侵犯。)
·真菌球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临床表现:
真菌性鼻-鼻窦炎先单侧鼻窦起病,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进一步发展累及多窦。其临床表现视不同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1.真菌球:多见于老人,女性多于男性。病人通常免疫功能正常。
单侧鼻窦发病,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临床表现似慢性鼻窦炎,如单侧鼻塞、流脓涕,或有恶臭等。亦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仅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真菌球发展较大者,可有面部隆起和疼痛(压迫眶下神经),少有脓血涕和周围结构如眼眶受累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鼻窦CT显示单窦不均匀密度增高,
70%可见高密度钙化斑或点,可有窦壁膨隆或吸收,无骨质破坏。鼻窦CT检查是术前重要诊断参考,最终诊断依据病理。;
2.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多发生在有特应性体质的成人和青年人,
常伴鼻息肉、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的全鼻窦炎或鼻息肉,经历一次或多次鼻窦炎和鼻息肉手术,很难治愈。本病发病隐袭,进展缓慢,多累及一侧多窦。临床表现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似。多发生在额窦、筛窦和上颌窦。病变在鼻窦内扩展性发展,致鼻窦扩张性增大和鼻窦骨壁压迫性吸收。临床表现为眶侧或颌面部缓慢进展的隆起,
隆起无痛、固定、质硬和呈不规则形,酷似鼻窦粘液囊肿、粘液脓囊肿和恶性肿瘤。隆起不断增大压迫眼眶则引起眼球突出、移位,进而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下垂等。个别严重者可出现眶周软组织肿胀、疼痛,累及眶内和视神经可致视力减退或失明。鼻窦CT显示病
变中央高密度的变应性粘蛋白影(较均匀的毛玻璃状或极不规则的线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骨窗表现更明显。鼻窦MRI显示病变中央低信号、周边强信号。诊断主要依据:①常有特应性体质或哮喘病史,伴多发性息肉或手术史,多见于青年人;②变应原皮试或血清学检查正式为I型变态反应;③典型鼻窦CT或MRI;④典型组织病理学;
⑤Gomori染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基于无人机的野外自动求救系统设计文献综述》2400字.docx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31张PPT)-2025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VIP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测测试题(含答案).doc
- 化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共55张.pptx VIP
- 企业年金PPT课件.pptx
- 2024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pptx
- 二零二四年度养老院护理服务劳务承包合同范本3篇.docx VIP
- 八年级英语《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PPT课件.ppt
- 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备考计划(10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