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沭阳:虞姬故里东方花都

苏北花卉示范园

沭阳县苏北花卉示范园位坐落在美丽的新沂河畔,虞姬故里花乡沭阳,是在沭阳县原有30

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中心区域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充分依托西楚大地花乡沭阳的

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并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整体规划创办的。整个示范园占地1600多亩,

办公科研机构占地200多亩,绿化覆盖率高达98%,示范园分为东西两个大区,分布着常

绿乔木种植区、落叶乔木种植区、花灌木种植区,乡土树种种植区等十多个种植区近百个品

种,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

颜集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阳三县交界处。这里因

盛产花木,闻名全国。全镇共有4.3万亩耕地,花木面积竟达4万亩;在14个行政村中,

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12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

省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国家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

千佳村荣誉称号;2000年5月,颜集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花木

之乡”

花木基地

根据历史遗文乃至古迹和传说考查,由于两千多年来虞美人享负盛名,虞姬故乡成为文人雅

士凭吊和颂扬的胜地,这里形成了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也是颜集镇一带盛产花木、美化生活

乃至使花木成为商品的重要原因。这里古有虞姬庙,以及许多文人重视虞姬的历史事实,就

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沭阳县志》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明崇祯十七年

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

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兵困垓下,自知大势已去,虞姬自刎后,家乡人为纪念她,建造虞姬

庙。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瞻仰凭吊。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知县期间,曾瞻仰过虞姬庙,

离开沭阳后,到古稀之年,从南京又一次来沭,专程赶来凭吊虞姬庙,并作《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沭阳虞姬生态园-赏梅

占地21万平方米(312亩),位于迎宾大道南侧,与政府行政中心连成一个整体。着重解决虞

姬生态园交通通畅和景区游客的停车、餐饮、娱乐、休闲、商贸服务于一体的配套服务功能

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分为旅游服务区、假山风景区、大型广场功能区、休闲度假区。具体

开发设想为:公园的设计是为沭阳的建造一个体现“虞姬故里、花乡沭阳”城市内涵的综合性

公园。

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要求“源于自然,高于

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州、屿、堤、河、山、谷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

生态、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应用,使苗木品种繁多,既有沭阳乡土

树种,如杏树、椿树、榆树、槐树、茶树等;又有沭阳可以生长的南方树种,如香樟、榉树、

深山含笑、山茶等品种;同时水生植物的运用也开辟了沭阳的水面无花的先河,设计了荷花、

莲藕、昌蒲、水葱等水生花卉。

沭阳清真寺

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户定

居。但在封建时代,回民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民族风俗的公共场所。

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回民恪守清真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

加以修整,成为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和回民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

(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

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

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

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50年,泗阳籍回民沙雨亭,从青海伊斯兰学校

毕业,来沭主持清真寺,弘扬伊斯兰教义。1952年,沙雨亭调回原籍。1956年以后,该寺

曾被机关、居委会借用,后被私人占为住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恢复了清真寺。从1974年以来,县政府多次拨款,修复了寺内的大殿和附设房屋,1999年

1月公布为沭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沭阳县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现在,回民每

逢斋戒日或婚丧嫁娶,大都在清真寺举行集会,或做礼拜,宣讲教义,或进行沐浴等民族风

文档评论(0)

187****8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