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州中学2023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

《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

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

(外)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

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

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

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之间的时间性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

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

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

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

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

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

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强调如何

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现

代的散体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诗歌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

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

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

个假问题。他认为,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

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

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进行

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是因为“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

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

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

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

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

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

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

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

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

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

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

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

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趁早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