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人教12--新文化运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12--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针对当时中国政治的混乱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想巩固共和制度,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为此他们提倡()

A.“自强”“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20世纪初,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基于这一认识()

A.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

B.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

C.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

D.徐悲鸿创作了《愚公移山》

4.胡适说:“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指意想不到的赞誉)。中国近代以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可见,白话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胡适、陈独秀的倡导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教育的出现

5.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1918年《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这些有利于()

A.巩固民主共和 B.传播新思想

C.清除封建制度 D.变革旧习俗

6.媒体是我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阵地,曾对五四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解放阵地是()

A.

B.

C.

D.

7.1923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事情件件都落空……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拿旧心理适应新制度,绝对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此资料作为证据可以用来探究()

A.辛亥革命的意义 B.五四运动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背景 D.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8.20世纪初,有文章评论说:“欧战以前,中国都抱着守旧的思想,保存腐朽的文化;到现在,人民守旧的思想,一变而为革新,腐朽的文化,一变而为实用,能够顺着世界的潮流进行下去,一半可说是《新青年》提倡、鼓吹之功。”其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9.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据此可以推断梁启超的主张()

A.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B.对新文化运动有启迪作用

C.反思了辛亥革命经验教训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

11.与“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种主张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12.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3.如图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14.“中国学生们首先被梁启超半文半白的新闻文体吸引,随着白话文的出现,他们很快便追随新的潮流。……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在中国,有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杂志。”当时中国青年在“新的潮流”中“探讨和争论”的核心是关于()

A.维新变法 B.共和革命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

15.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时代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黑中有亮,暗中有光”。下列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B.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开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

16.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

文档评论(0)

175****82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