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新高三语文专题训练:3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年新高三语文专题训练:3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训练0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沃野千里,地势形便,所谓天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期年,揣摩成。见说赵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①,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②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①撙衔:拉住马缰绳。②疑:同“拟”,类似。

1.材料二加粗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北报A赵王B乃行C过雒阳D车骑E辎重F诸侯各发使G送之甚众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烦,号令,与《种树郭橐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中的“烦”意思相同。

B.抑,阻止、遏制,与《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中的“抑”意思不同。

C.伉,同“抗”,匹敌,与《过秦论》“非抗于九国之师”中的“抗”意思相同。

D.郊,在郊外,与《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的“舟”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起初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认为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富兵强,可以称霸天下,但秦王并未听从。

B.归家后的苏秦认为自己的遭遇都是秦国的过错,但他并未气馁,意志坚定,发奋读书,终有所为。

C.苏秦成功游说赵王以后,封君受相,权势极盛,山东之国莫不望风臣服,赵国地位也大大提高。

D.苏秦穷困潦倒,回到家里,受到家人冷遇,是因为他们认为苏秦不应从事四处游说君主这样的口舌之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5.面对嫂子前倨后恭的态度,两则材料中苏秦的回答有所不同,这体现了迥异的人生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专题训练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虽其不知学于北方,以求周公、仲尼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