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261〕.docx

《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261〕.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261〕

一、艾青背叛家庭、抛弃蒋姓的故事

艾青〔1910—1996年〕,出身地主家庭,原名蒋海澄。后来他在坐牢时,创作长诗,正式宣布,他背叛家庭,并抛弃蒋姓,改名为艾青。

艾青照片

艾青,他一出生就为贫苦农妇哺育,生活在农村,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政府腐败,日寇入侵,国难当头,民不聊生。1932年,他留法归来,立志报国,参加“左联”文化活动,却在当年,就被蒋介石政府逮捕,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之罪,判处4年监禁。

他在狱中前思后想,深刻反省,恨透了他出身的封建家庭,也恨透了独夫蒋介石。他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痛苦不已,悲愤长存,立志要做革命者,准备为祖国而奋斗终生。

于是,他便以乳母农妇为原型,创作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对苦难农民的深切同情,公然宣布,背叛他出身的那个阶级,毅然站到劳动人民的立场上。

诗稿誊清后,该署名了,他拿起笔,认真地写下草字头,突然想到,蒋某人也姓蒋,他背叛革命,杀人如麻,又让自己一回国就坐大牢,耻于跟他同姓,为了报复他,便在草字头下打个“X”字;再一看稿纸上署名处,有“艾”赫然,誊清稿总不能涂改,不如就改姓“艾”吧,而这时正是农历十二月,“十二月”合为“青”,而“艾与青”一合,意为漂亮的青草,祖国大地上新长出的一株漂亮青草,正合他现在重启人生之意。于是,当他的律师来狱中时,他便把署名“艾青”的长诗,请他带出去,发表在1934年5月《春光》刊上。从此,他便抛弃蒋姓,正式叫“艾青”,而以后,他的子女,也都改姓“艾”了。

二、《我爱这士地》创作于1938年

艾青出狱后,任武汉《文艺阵地》编委。这时,他把狱中所写的诗,汇编成集,题名《大堰河》出版,自庆重新获得新生。

《大堰河》诗集

不久,发生七七事变,日寇扩大了侵华战争,连续侵占华北、华东、华南大片国土,妄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的紧要关头。艾青深知,他可以抛弃家庭出身,也可以抛弃蒋家姓氏,而生养他的祖国、立足的土地,即使为它献身,奋斗到死,也要深深的挚爱着它,于是,他便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抗日救亡斗争中去。

1938年,日寇沿江西犯,武汉失守,艾青和他的同仁,不得不退至桂林。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他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对日寇的仇恨,创作了《我爱这士地》。这首新诗,慷慨激昂,忧愤满腔,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土地的执著的爱,抒发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我爱土地》

三、《我爱这士地》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边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名言

四、内容与结构赏析

《我爱这士地》,为自由体新诗,全诗两节10行,可为两段。

段一,前节8行,描写喻体:诗人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故土作比,表达对祖国的深沉挚爱。

诗一开篇,先用“假如”设喻,诗人把自己比喻成鸟儿,作为总意象来描写,再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表现鸟儿具有不知疲倦、竭尽全力歌唱的本性。

接着,又通过歌唱的内容,铺写了“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四个具体意象。在这些分意象前,还分别用四个词组:“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永远汹涌着悲痛的、无止息吹刮着愤怒的,以及那无边温柔的”,或悲痛愤怒、或温情脉脉,深情地修饰着它们,把它们分别喻为“惨遭践踏的国土、民族的满腔悲愤、人们的抗争精神,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美景”,从而经过层层强化,把总意象鸟儿喻意升华:它歌喉“嘶哑”了,也仍然坚持歌唱,抒发心中郁积的种种悲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这正是一只真情无限的鸟儿形象。

再接着,改用短句,以“我死了”,独占一行,笔锋陡转,突出身后事,在句式上,让生前与死后,形成强烈对比,再次升华鸟儿喻意:生前歌唱,奋斗了终生,即使耗尽生命,最后“我死了”,魂归大地,还要“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肥沃祖国土地,它对于生养它的大地,是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从而,强化了鸟儿的赤诚之心,最后完成了对完整的鸟儿形象的塑造。

因此,鸟儿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来歌唱的典型形象。诗人正是以鸟儿为喻体,突出主题,来比喻自己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的故土深情,抒发了愿为祖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段二、后节2行,描写本体:由前节的对喻体鸟儿的形象描写,转为对本体诗人的形象描写,直接捧出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从正面来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全段仅两句,一问一答,首先,开门见山地问,以我“常含泪水”的情状,表现赤诚的内心,接着,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回答,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强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祖国、对

文档评论(0)

155****9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