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13.100
CCSC57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66—2024
代替GBZ166—2005
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标准
Standardofindividualmonitoringofoccupationalradioactivecontaminationofthe
skin
2024-05-13发布202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GBZ166—2024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要求2
5监测仪器选择和校准3
6监测方法3
7监测结果评价4
8监测质量保证、记录、档案5
附录A(资料性)人体体表放射性污染测量程序6
附录B(规范性)皮肤及个体防护用品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7
附录C(资料性)常见核素的局部皮肤剂量率因子值8
附录D(资料性)工作人员皮肤放射性污染分布记录表9
参考文献10
I
GBZ166—2024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代替GBZ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与GBZ166—2005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的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更改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的一般原则(见4.1,2005年版的2.1);
d)删除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的目的(见2005年版的2.2);
e)增加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类型和频次(见4.3和4.4);
f)更改了监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见第5章,2005年版的3.3);
g)更改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方法(见第6章,2005年版的3.2);
h)更改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评价原则(见7.2,2005年版的4.2);
i)删除了皮肤表面β放射性污染所致皮肤吸收剂量估算(见2005年版的附录B);
j)增加了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质量保证、记录和档案(见第8章);
k)增加了人体体表放射性污染测量程序(见附录A);
l)更改了皮肤及个人防护用品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见附录B,2005版的附录A);
m)增加了常见核素的局部皮肤剂量率因子值(见附录C);
n)增加了工作人员皮肤放射性污染分布记录表(见附录D)。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
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大学、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哲、涂彧、宋彬、刘芳、史晓东、郭文、杨海兵、万骏、王福如、朱昆鹏。
本标准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Z 331-202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pdf
- GBZ_T 328-202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与受照剂量估算标准.pdf
- GBZ_T 332—2024尿中硫氰酸根测定标准 离子色谱法.pdf
- WS 816-2023 医用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标准.pdf
- WS_T 347-2024 血细胞分析校准指南.pdf
- WS_T 356-2024 参考物质互换性评估指南.pdf
- WS_T 359-2024 血栓与止血检验常用项目的标本采集与处理.pdf
- WS_T 402-2024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pdf
- WS_T 406-2024 临床血液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 WS_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pdf
- 检测-校准-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管理顾问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