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趋势预测 课件.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命题趋势预测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古诗文复习策略

及考点预测

古代诗歌高考4大命题趋势;命题趋势一衔接教材考查

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并充分考虑新旧教材更替的因素,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师生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显性关联,考点设置直接与教材内容关联。2022年新高考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选用李白的《送别》,要求判断该诗最后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教材所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表达方式是否相同。

比较阅读鉴赏题的题外选材,往往要么是衔接教材篇目,沟通课内与课外,以增强考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要么是引入另外一首主题、写作对象等相似的诗歌,让考生进行比较分析。而比较点要么是形象、意境、情感主旨,要么是语言、结构、表达技巧等;比较角度则或比较其同,或比较其异,或比较异同。;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语出《左传·成公九年》。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语出《史记·乐书》:“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③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运用楚囚、齐优的典故,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窘迫不堪的处境。

B.颔联借景抒情,“江声不尽”抒遗憾之意,以“草木秋”寓哀伤之情。

C.“万里羁愁”写出时空之悠远、广阔,与“万里悲秋”有异曲同工之妙。

D.颔联“英雄恨”与首联“局促”“迁流”呼应,颈联续上联,借眼前之景,反复致意“英雄”之恨。;2.“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中的“仲谋”,与“千??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仲谋”所寄托的情感是否相同?简要分析。;答案①陆诗表面上说生子何须孙仲谋,其实是正话反说(反语),慨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寄予了诗人对朝廷极度不满(对主和派的讽刺亦可)。②辛词借孙仲谋的典故,委婉地表达自己矢志北伐,驱除外敌却无人支持的沉痛、落寞情绪,同样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命题趋势二分析鉴赏观点类

此类题目往往是命题者设定某一个方向的定论,然后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阐释。试题关键是要审清题意,明确答题的具体方向。其考查角度通常为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或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艺术风格等。;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李白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邑,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博闻强识】

(1)犬戎:古代部落名,曾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周幽王时期,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趁机攻杀,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诸侯联合驱逐犬戎,此后,大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劲敌之一。直到唐朝,中原王朝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为“犬戎”和“戎狄”。

(2)旄头:指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汉书·天文志》:“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

(3)蒲萄宫:亦作“葡萄宫”,汉宫名,汉哀帝时单于来朝,住在此宫内,后借指胡人在京师的住处。;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大唐兵马乘风出征、军鼓壮行向西进击敌人的情景,“破”字展现出必胜的信念。

B.三、四句写族弟从军,诗人想象其杀敌如挥镰割草,“奇功”二字寄托着对族弟的鼓励与期待。

C.五、六句想象君王宫中按剑,神情肃穆,迫切想了解前方战况,派出的使者手持旄节赶往边塞。

D.七、八句写敌人运数已尽,必定会向大唐投降称臣,这是诗人自己对战事发展作出的乐观判断。;4.我校在一期刊文中评价李白的诗歌展现了“生命的激扬”,请结合这首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①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诗歌中有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②全诗表现出横刀立马驰骋疆场、横戈待战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无比炽热的爱国情怀,显示出豪迈的气概。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族弟的殷切期待之情,勉励族弟报效国家,字里行间也流露着诗人的建功报国之情。;命题趋势三诗论分析类

此类题目往往首先呈现一个名家评论,然后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阐释。诗论针对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考生要掌握一些诗歌理论,例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景语”和“情语”,“意境”与“意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缘情”与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