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嫁接快速消费品营销管理的实证探讨.pdfVIP

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嫁接快速消费品营销管理的实证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峡科学

经管视点HAIXIAKEXUE

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嫁接快速消费品营销管理

的实证探讨

福建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刘海平

[摘要]该文依托国内大型快速消费品营销合资企业的运营实践,以其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审视其遍布全国的

营销网络所存在的内控缺陷及内控评价务虚软肋,在战术层面提出具有严密逻辑顺序和内在逻辑联系的草根实证观点,即严

密的内控组织体系、畅通的内控信息系统、灵活的内控评价策略、正确的内控评价方向和关键突破点;其多方位灵活的测试

手段和合理有效的内控成本,对企管界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内控评价机制组织体系信息系统评价策略

环,这种“前抓后放”的现象,极大伤害了组织公正力;(3)

1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原理

重要岗位,如主管市场秩序的运营经理岗位,多年不轮岗,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在上市企业内建立经营政策、标准跨区域杀价冲货屡禁不止,其行政不作为的背后,必有组织

和程序,并发动企业全员参与有效运行,以此来防范企业各管理缺陷存在。

种经营风险,保障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并实现目标的一种管2.2内控设计呈现滞后,控制成熟度差,甚至控制失效

理活动。依据内部控制COSO模型的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内控体系设计时是针对过去的业务交易行为,无法相对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原理,编制《上准确地预测到未来;加上舞弊者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轻松地

市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丰富并展开内控框架,就是现行普规避已有的控制,事前的风险防范,成为各级控制者的“鸡

遍在用的《上市企业内控缺陷评价工具表》。这两个评价测肋”。有的企业控制程序已设计并正常运行,但未作充分记录,

试工具一般含有5个内控要素、20~27个分项评价内容。内企业处于应付式的内控状态。

控5个要素只有全部有效运行,才能确保内控有效;评价工随着经营性质、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与供货方、

具表中有详细的评价导引、明确的打分规则和标准。与经销商(大客户)、与政府管控部门(或实权人物)之间

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机制是2009年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联盟关系日益明显,关系密切的购销双方同时不自觉地筑

及指南》所要求的必须审计的第5号准则。完善的内部控制起铁幕壁垒。内控评价时有因串通、串谋而失效,如子公司

体系是防范风险、消除舞弊的基础,内控评价机制是企业内管理者与经销商勾结,套取企业营销费用等。

控体系有效与否的试金石。内控评价分两方面进行,即对内2.3管理信息谬误与信息外泄

控设计缺陷的评价和对内控执行缺陷的评价,按两方面评价投资者包括各级国资委,相对于合资企业的管理高层来

的实际总得分(即评价综合得分),来判定企业内控的四等说,其拥有的经营信息是经过层层加工的,其真实性是绝对

有效程度。实践证明,嫁接了内控评价机制到各级营销管理不对称的;而管理高层相对于全国各地的中层管理者、中层

指挥链中,就能赋予各级管理层自我检查和平衡的免疫功能;管理者(省级营销公司老总)相对于广大的经销商和市场基

在营销效率与风险规避之间取得运营平衡;不但减少经营风层管理者,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不排除有人为因

险、保护人力资源、积淀抗风险能力,而且实现了长期可持素。另外营销压力大,人员流动频繁,也增加了营销信息外

续的增利增量。泄

文档评论(0)

133****6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