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腕带识别制度(10篇).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

采用给病人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

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____小时随身

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

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二、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

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

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

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三、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

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四、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如果

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标识腕带保留在尸体上。

医院腕带佩戴流程

一、对住院病人应佩戴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随身快速识别。

二、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等

信息。

三、医务人员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或随

意取下腕带。

四、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

身份。

第1页共23页

五、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经常检查腕带,以确保腕带信息清晰、完整,易于

辩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

六、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

部血运是否良好。

七、出院时,医务人员才将佩带标识除去,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病人;病人

死亡,标识腕带应保留在尸体上。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二)

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

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

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医院、病区、床

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3、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与患者核对(清醒病人)或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

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4、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麻醉未

醒、昏迷、神志不清、危重等)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在

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

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在病人进手术

室前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

6、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

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三)

第2页共23页

1、应用腕带的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的识别(加床、转床、手

术、外出检查)。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

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可使

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

2、哪些病人应用腕带识别。

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

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输血、不同种语言、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至少应

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以便准确无

误识别病人。

3、使用腕带的注意事项:

1)“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

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2)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

法。(不包括仅以房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

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与患者沟通。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有主

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专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