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针刺法与护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护理学高仁甫中西医学士,教育学硕士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讲师
01毫针刺法与护理
概念作为“九针”之一的毫针,因其针体微细,又称“小针”“微针”,是目前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方法。
适应证毫针技术适应症广泛,能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病症,如中风、头痛、眩晕、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突出、月经不调、小儿发育迟缓、耳鸣、压痛等
禁忌证①凝血机制障碍者。②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者,除必要的特殊治疗外,不宜在患处针刺。③孕妇下腹部、腰骶部及三阴交、合谷、至阴等对孕胎反应敏感的腧穴不宜针刺。④小儿卤门未闭时,囟门]附近腧穴不宜针刺。⑤过饥、过饱、大怒、大惊、过度疲劳、精神紧张者慎刺。
毫针的结构与规格毫针的结构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图9-1-1)。通过针身的直径和长度来区分毫针的规格,临床一般以粗细为30~33号(0.32~0.26mm)和长短1~3寸(25~75mm)的
毫针的选择及检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胖瘦、体质强弱、病情虚实、病变部位深浅及腧穴所在部位,选择针的长短和粗细。针刺前应仔细检查针身有无弯曲或剥蚀,针尖有无带钩,针柄的缠丝有无松动。以针身挺直、光滑、坚韧,针尖圆而不钝,针身无剥蚀,针柄无松动者为佳。对针尖有钩曲或卷毛,针身有缺损或锈蚀者应剔出不用。
操作方法1.持针法:在进行针刺操作时,持针手用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称为“刺手”,另一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为“押手”。刺手押手
操作方法2.进针法(1)单手进针:多用于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所需的深度
操作方法(2)双手进针①指切进针法:以押手拇指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针,紧靠押手拇指指甲面将针刺入穴位②夹持进针法:以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穴位上,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穴位
操作方法(2)双手进针③提捏进针法:以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部位的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④舒张进针法:以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将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操作方法3.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针刺的角度直刺:是将针身与皮肤表面成90°垂直刺入斜刺:是将针身与皮肤表面成45°左右刺入横刺:又称平刺、沿皮刺。将针身与皮肤表面成15°左右横向刺入(2)针刺的方向:是指针刺时针尖的指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部位特点、病情需要而确定
操作方法3.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3)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部位等多方面综合决定身体强壮宜深刺,弱宜浅刺中青年宜深刺,年老及小儿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阳症、新病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宜深刺,头面、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
操作方法4.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手法,常用以下两种基本手法。(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通过拇、食指来回旋转捻动,反复交替而使针体转动
操作方法5.针感针感,又称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自觉反应,有时会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
操作方法6.补泻法补泻名称补法泻法捻转补泻捻针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时用力重,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时用力轻捻针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时用力轻,大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时用力重提插补泻反复重插轻提反复轻插重提徐急补泻反复慢进针,快出针反复快进针,慢出针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甚至摇大针孔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操作方法7.留针与出针(1)留针:将针刺入腧穴后,使针留置腧穴内一定时间称为留针。一般15~30分钟。但对于一些急性腹痛,顽固性、寒性疼痛或痉挛性疾病,可延长留针时间至60分钟,必要时可长达数小时(2)出针:又称起针,以押手拇、食两指持棉签轻轻按压在针刺部位,刺手持针做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静留片刻,迅速拔出
注意事项1.治疗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2.针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以解除各种顾虑。为病人安排舒适的体位,以利于治疗。3.做好针具的检查工作,对有弯曲、锈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