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一、市情基本概貌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东南麓,地处闽、
浙、赣3省的结合部,与省内外17个县(市)毗邻,介于东经117°
—119°,北纬26°39′—28°20′,俗称闽北。辖1区(延平)、
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浦城、光泽、松
溪、政和),共有44个乡、71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136个社区
委员会、69个居民委员会、1632个村委会。2008年实有户籍总人
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万人。
我市区位独特。为福建沿海通向内陆省份的走廊,是建设海
峡两岸繁荣带的重要延伸地区,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腹
地,在对外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境内交通便利。武夷山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
线27条,国际航线2条,已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并规划为海峡
两岸“三通”的航空港之一;南平、武夷山海关边检口岸投入使
用;鹰厦、外福和横南三条铁路贯穿境内7县(市、区),南连福、
厦,北结浙、赣;205、316国道和南武路等省、市、县道,形成
纵横交错公路网;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建成通车,从南平至省
城福州只需2个半小时;南浦高速公路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并与
衢州沪瑞高速公路相连,使我市通往杭州、金华、上海等地行程
大大缩短。内河航运里程近600公里,500吨级轮船从市区可直抵
福州马尾港。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相配套的立体交
通体系。
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7—19℃,无霜期
250—280天,年降雨量1750—1900毫米,年日照1700—2000小时,
年总积温6633℃,平均相对湿度79—82%。
土地资源丰富。闽北山多地广,全市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
公里,折合3945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3167万
亩,占80.3%;耕地308.9万亩,占7.8%;水面及村庄、道路470
万亩,占11.8%。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乡村人均拥有山地
13.79亩、耕地1.34亩,均居全省首位。
水利条件较佳。境内溪河众多,水系发达,为闽江的发源地,
有一江(闽江)二溪(富屯溪、建溪)贯流其中,集水面积4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闽江、富屯溪、建溪、金溪、南浦溪、松溪和
沙溪8条,5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176条。地表年径流量269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8834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力理论蕴藏量387
万千瓦,可装机容量154.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地方开发的水电
站781座,装机总容量42万千瓦;境内的水口、沙溪口电站,装机
170万千瓦,全市10县(市)都实现与华东和省电网并网。
生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考察,有植物3000多种,已定名1800
多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110多种,地衣、厥类360多种;食用菌、
药用菌和真菌400多种。先后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
林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和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
尤其是国家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世界“人与生物
圈”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蛇的王国”、
“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
名胜风景独好。主要名胜风景区有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区、
3
旅游渡假区和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建瓯归宗岩、
万木林保护区,南平九峰山、延平湖和茫荡山,松溪湛庐山,浦
城浮盖山,政和洞宫山等,构成“大武夷”旅游圈。特别是融国
家级重点风景区、旅游渡假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武夷山,1998
年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世遗名录。
二、农业基础条件
土地潜力:耕地多、水面大,耕地308.9万亩,其中水田292.2
万亩;可利用草山草坡368万亩,山塘水库面积31万亩。农田灌溉
条件好,有效灌溉面积21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32万亩。中低产
田园多,现有中低产田近百万亩,低产茶、果园约30万亩。有80
万亩单季稻田可发展再生稻,有冬闲田180万亩,开发潜力大。
劳力富足:乡村劳动年龄内人口125万个,其中主要从事农林
牧渔业的人员72万个,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