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高考地理

知识清单知识1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

(1)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①A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②B地面辐射????。(3)应用——解释“高处不胜寒”现象: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

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近地面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2.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辐射是地面的

主要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层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辐射是近地面

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③C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续表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

汽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2)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反射越

强。(3)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其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

强。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知识2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知识3等压线与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3.影响风的三种力4.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力的类型特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决定风速,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影响风速,改变风向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降低风速,影响风向风受力作用受力作用分析风向?受一力作用(①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②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受力作用受力作用分析风向?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③平行????,背风而立,左低右高?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⑤风向与等压线????有一⑥夹角????,背风而立,左前低,右后高续表

知能拓展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温室内增加二氧化碳不仅

可以增强光合作用,还可以提高温度;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

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

(3)解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是因为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温度

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海拔高的山区太阳辐射强,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得到太阳辐射能的多寡与大气削弱作用相

关;大气散射作用与某些自然现象相关,如朝霞和夕阳的形成、“晨昏蒙

影”等。2.逆温现象(1)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

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3)逆温的类型类型成因特点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幅度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大陆上常年均可能出现,尤其以冬季最强;黎明前最明显,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逐渐消失

类型成因特点平流逆温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多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愈靠近地表,降温愈快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易形成逆温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出现于山谷或盆地续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