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第六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pptVIP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第六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光东阳县志》:教谕宅在明伦堂东,齐下教谕李如兰榜曰:敬业堂。“其旧有而今废者曰辉映楼”,今其地为教谕宅东园。膳堂在辉映楼左。“东阳县”在西周时属越国,可能是越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秦朝时这里属会稽郡。东汉末,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始在此建县,称为“汉宁县”,寄寓“汉地安宁”的美好愿望,仍隶属会稽郡。东汉亡,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把“汉宁县”改成了“吴宁县”,可能改于公元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吴王、正式建立吴国之时。隋唐以前,吴宁县城位于今东阳市歌山镇,其县城遗址称为“吴宁古城”。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会稽郡分置出一个东阳郡(今浙江金衢地区),治所在长山县(今金华市)。此时距淮南东阳县被废仅57年。《方舆胜览·婺州》记载,取名“东阳”是因长山县“在金华山之阳,縠水之东”。金华山位于今金华市城北。縠即瀫,均读hú。瀫水可以指衢江和兰江的并称。衢江是兰江的上游支流。两江均向东北流。吴置东阳郡所辖区域均在衢江和兰江东(南),所以也符合在“水之东,山之阳”的特征。“东阳”地名不是始创于此时,淮南东阳县远没有到被遗忘的时候,更何况东吴当时有许多从淮南东阳县迁来的百姓。因此,东吴在设立东阳郡时,应是沿用了秦汉时曾用过的郡县名“东阳”,希望此东阳郡延续秦汉时淮南东阳县的繁华。东阳郡设立后,吴宁县划属东阳郡,两晋不变。此东阳郡下文中特称为浙中东阳郡。西晋统一天下后,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恢复了淮南东阳县,隶临淮郡。可见原淮南东阳县至此时仍未被淡忘。到东晋义熙7年(公元411年),淮南东阳县又被废,原因不明。此处在南朝时可能也设有东阳县。浙中东阳郡在两晋一直保留。所以在两晋时期,江淮有东阳县,浙中有东阳郡。南朝梁、陈时,浙中东阳郡改称金华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金华郡改“婺州”,吴宁县被废,长山县被改称吴宁县,开皇十二年又改称东阳县,开皇十八年又改称金华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东阳郡又改称婺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朝恢复吴宁县,但改称东阳县,袭东阳郡名,隶属婺州。县名“吴宁”可能因“汉地安宁”改“吴地安宁”的先例,唐朝统治者觉得作县名不妥。此后“东阳”县名在这里基本上沿用至今。“吴宁”成为东阳县城区地名也使用至今。目前虽然全国有很多乡镇和村庄以“东阳”为地名,但是以“东阳”为县市名的只有一个浙江省东阳市。陈樵(1278—1365年),字君采,东阳亭塘人。元末隐居小东白山银谷涧中,身披鹿衣,自号鹿皮子。幼承家传,师事李直方受《易》、《诗》、《书》、《春秋》之学。摒弃仕途,以读书著述自娱。长于说经,诗对仗工整精巧,作文精于状物写情,清新超逸,人喻为“挺立孤松”。生平足迹未尝出乡里,而声名远播。丞相伯颜读其文,欲起用,坚辞不就。当时著名学者虞集、黄溍、欧阳元等皆敬慕樵,郑善世说其经学有创见,宋濂、杨铁崖等对其学术造诣亦极推重。著作有《易象数新说》、《洪范传》、《经解经》、《四书本旨》、《孝经新说》、《太极图解》、《通书解》、《圣贤大意》、《性理大明》、《答客问》,《石室新语》、《淳熙纠谬》、《飞飞观小稿》、《鹿皮子集》等数百卷。*夏弦秋吹,春干冬羽。惟吳寧之下邑,實金華之東鄙。伊文儒之至盛,汎弦歌之盈耳。………………《左传》中“吴伐鲁,克东阳”提到的东阳、《史记·赵世家》中“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提到的东阳与此区域大致相同。秦汉时的淮河在下游流向东北。东阳县位于淮水之东(南),并且仍位于泰山、沂蒙山以南,故也符合在“水之东,山之阳”的地理特征。“东阳”地名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古代地名中的“阳”字多指在山的南面,也可指在河水的北面。《孙膑兵法》中提到“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意思是平陵(今山东定陶)为东阳地区的军事重镇,难以攻克。故东阳指今山东定陶一带。这一地带正好位于黄河之东(南)、泰山之(西)南、太行山之东南,即“水之东,山之阳”。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第六段元代陈樵国学骈体文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图片欣赏作者简介THANK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巴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