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中考考真真题题——议议论论⽂⽂阅阅读读10篇篇

中考真题——议论⽂阅读10篇

1.2019年江西,17——20题,17分

谈语⾔

王⼒

语⾔是⼈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是⼈们进⾏⽂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切写作的⼯。我们既然爱好写作,⼜想在这⽅⾯

成才,就不能不⾸先掌握好这个⼯,⽽且要像⽊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作的⼯。

许多写⽂章的⼈,从中学⽣到⼤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章,跟说话不⼀样,要把语⾔装饰

得“华丽”⼀点,把语句表达得“⽂雅”⼀点,把⽂章写得“美妙”⼀点。于是总想造⼀些时髦的句⼦,东拐西缠多绕⼀些弯⼦。实际

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章脱离了⼝语,脱离了⼈民⼤众的语⾔,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动的。

有⼀篇描写英雄到⼤海救⼈的报道说:“他冒着刺⾻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了沸腾的⼤海。”这是⼀个很费解⼜不准确的

句⼦,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流⽕在圩堤上东奔西⾛”这样的句⼦。“七⽉流⽕”出⾃《诗经》,指夏历七⽉星⾠位置的移动,

并不指天⽓炎热。⽤“七⽉流⽕”形容天⽓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顶着烈⽇”,如果说“我

冒着七⽉流⽕怎样怎样……”肯定要被⼈⼤笑⼀番。

著名散⽂家朱⾃清晚年的作品⽐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

呢?我认为重要的⼀点就是话怎么说,⽂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理解就更不容易

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然、平易近⼈,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是⼀种启发。

是不是说⼝语与书⾯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章是有组织的语⾔,在这⼀点上,也可以说⽂章和语⾔不⼀样。我们平常说

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就说到哪⾥,有时候语⾔不连贯,甚⾄前后⽭盾,句⼦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

⼩组会上发⾔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下,却⼜会发现⽑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

所以,我不反对对⼝语加⼯。并且,我⼀直是主张⼝语要经过加⼯才能上升为书⾯语。

报刊上使⽤的语⾔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

化。否则,会在语⾔⽂字的运⽤上制造混乱。

⽐如,我曾在《⼈民⽇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平”这个说法在⼝语中运⽤勉强说得过去,⽽在报刊上运⽤就不对了。

“⽔平’,原意是⽔的平⾯,⽔的平⾯永远是平的,只有⾼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平”,是违背事理的。但

是,⾄今有些报刊还在使⽤“最好⽔平”这个词。

⼜⽐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

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我们再⼀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语。

但是在将⼝语上升到书⾯语的时候,⼀定不能忘了它的⽬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语进⾏加

⼯时,既要考虑规范化,⼜要考虑⼤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

从少数⼈说错开始,⼀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

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劳永逸。

17.通览全⽂,作者谈论了语⾔运⽤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4分)

18.⽂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了事实论据,试各选-处分析其作⽤。(4分)

19、对于语⾔规范化问题,⽂章从哪⼏个⽅⾯进⾏了论述?(3分)

20.概括⽂章的语⾔特点。(2分)

答案:

17.(1)⽂章脱离了⼝语,脱离了⼈民⼤众的语⾔,就不可能是

准确、鲜明、⽣动的。(2)⼝语要经过加⼯才能上升为书⾯语。

18.(⽰例)⽂章在论述第⼀个观点时,以⼀篇报道中误⽤“七1⾃然、平易近⼈、通俗易懂,⽉流⽕”形容天⽓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

增强了⽂章的说服⼒;⽂章在论述第⼆个观点时,以报刊上⼀直错误使⽤词语“最好⽔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章的说服⼒。

19.⽂章从三个⽅⾯进⾏了补充论述:⼀是写⽂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要考虑⼤众化;⼆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

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的发展。

20.⽂章语⾔朴实⾃然,⼜不凡⽣动。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