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冻干工艺技术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品冻干工艺技术研究

【摘要】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重要物品,根据病患不同的病情需求会选择种类不同的药品来对帮助病患控制病情。为了更好的对药品进行开发和储存,各种不同的制造工艺在药物制造的过程中被应用,其中冻干工艺是常用的一种制药技术,能够对药品的药效进行有效保存并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对药品冻干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冻干的质量以及提高冻干的效率,降低能耗。

关键词:药品冻干工艺;技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临床制药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在制药企业生产药物的过

[1]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药品呈现形式。药品冻干工艺主要是指将药品使用冻干工艺技术进行冻干处理,除去药品中大部分的水分,达到了延长药品的储存期,药品的性能也会更加稳定,同时在冻干之后药品的性状会呈现出多孔蜂窝状,遇到水也能够快速的恢复到原有的特性,因此冻干工艺技术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于对热敏感或酶类药物的干燥处理等。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药品冻干工艺技术的步骤较为复杂,融合了包括生物学、药物学、真空、控制以及制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因此对药品冻干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为药品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1冻干工艺技术的原理以及特点

1.1技术原理

药品冻干工艺的技术原理为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将多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冻结,形成固态,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将固态物质不经过液体直接升华为气态,以除去水分的干燥过程。

整个冻干过程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1)预冻;(2)一次干燥处理;(3)二次干燥处理。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得到的药品能够在避光常温的环境下较长时间的保存,当需要使

[2-3]用药品的时候滴入蒸馏水或者是生理盐水则能够直接加工成液体的药剂,方便直接使用。1.2技术特点

1.2.1冻干过程它是在低温下完成干燥,不使蛋白质产生变性,使微生物之类失去生物活力。1.2.2由于是低温干燥,使物质中的挥发性成分和受热变性的营养成分和芳香成分损失很小。1.2.3在低温干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几乎无法进行,能最好地保持物质原来的性状。

1.2.4干燥后体积、形状基本不变,复溶性好。

1.2.5在真空下进行干燥,氧气极少,使易氧化的物质得到了保护。

1.2.6能除去物质中95~99.5%的水分,制品的保存期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冻干药品在制药过程中,其干燥的过程比较漫长、耗时比较多,并且

[4-5]制作设备较为昂贵,这些是需要考虑到的缺点因素。

2药品冻干工艺研究的内容

(1)如何保证药品顺利完成整个冻干程序。

(药品是安全的---关键质量属性不变。外观是完美的---均匀的蛋糕状)

(2)如何最大限度的缩短冻干时间,降低能耗(冻干工艺被誉为除去1克水最昂贵的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2.1影响因素

冻干过程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1)预冻;(2)一次干燥处理;(3)二次干燥处理。

2.1.1预冻的基本定义及如何设置预冻时间:

2.1.1.1定义:在低温条件下将制品(多组分混合溶液)冷却冻结成固态的过程,形成共晶混合物(溶质能完全结晶)或无定型态物质(溶质不能完全结晶)。

〔要想深入的了解预冻阶段,首先了解清楚预冻阶段几个关键参数的定义。〕

预冻阶段的关键参数:过冷现象、过冷温度、共晶点温度(共熔点)等。

(1)过冷现象:预冻开启后,制品温度随之下降,当制品温度下降至某个临界点温度时,水(溶剂,70,以上)开始发生结晶(结晶需要释放热量)形成冰晶体,此时能观察到处于降温状态的制品温度突然出现向上突跃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过冷现象。---这是由于结晶瞬间释放出的热量引起的。而此时制品降至的最低温度就叫做过冷温度(发生过冷现象时的临界点温度)。随着预冻的进行,制品温度随之回落下降,直至预冻结束。

(2)预冻阶段开始后,制品温度达到过冷温度,水开始结晶,先形成冰晶体(成核),随着制品温度下降至某个临界点时(冰晶体的不断形成,溶液浓度不断升高,逐步形成了饱和溶液),溶质开始发生结晶,形成了冰晶体和溶质晶体的共晶混合物。此时的温度就叫做制品的共晶点(共溶点)温度。(共晶点温度通常采用DSC方法进行测试)。

当制品温度达到共晶点温度以后,就意味着制品形成了共晶混合物,也就是由液态部分完全转化为了固态部分,共晶点温度以下没有液态,也就是达到了我们预冻的目的,冻结成固态。预冻阶段,当制品形成了共晶混合物,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形成足够的固态,在继续

延长预冻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只会增加能耗,所以我需要合理的设置预冻时间。

2.1.1.2设置预冻时间:

通过测试出共晶点温度决定预冻温度(一般预冻过程应低于其共晶温度10-20?)。

通过预冻温度确定预冻保持时间(一般当制品达到预冻温度后,需要保持2-4小时,以

文档评论(0)

180****1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