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赋役:主要包括税和役。税: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租);其它杂税。役:以丁男为主的徭役和兵役等。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其目的主要是维持庞大的军队与官僚系统,并以此维持其统治地位。国家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等,形成的基本制度。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1.田赋(土地税)2.人头税3.徭役口赋:7-14岁每人每年缴20钱,汉武帝后加征3钱;算赋:15-56岁每人每年出120钱,商人和奴婢加倍。财产税:车船税,算缗税民资,六畜征税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食等;一个月;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两年;戍卒:指到边塞屯成;一年①秦: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②汉: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①秦: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②汉: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和戍卒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汉书·食货志》(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之灾,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货财。——《汉书·食货志》秦朝赋役极重,民心怨怼而走向灭亡。汉朝建立后吸取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赋税较轻,天下富足安定。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规定百姓每亩田地向国家缴纳粟4升,称田租;每户出绢2匹,绵2斤,称为户调。其他税收项目罢止。废除两汉以来按人头征收的算赋、口赋。豪强地主也必须按土地亩数纳田租、出户调,不准让百姓出租赋。曹操颁行租调制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唐朝建立后,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变成租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意义: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均田制是租庸调的基础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新唐书·食货志》2、隋唐时期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原因: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②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专不便者正之。——《旧唐书·杨炎传》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以土地和资产为宗)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影响:①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参考课件1.pptx
-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名师课件1.pptx
- 《欧洲文化的形成》同步课件 (1).pptx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课件1.pptx
-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精品课件.pptx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精品课件(探究型).pptx
- 精品课件: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pptx
-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单元复习课件1.ppt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参考课件1.pptx
- (备好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精品课件.pptx
- 高速排水型船舶兴波波形及尾浪数值计算:方法、影响与应用.docx
- 海事法院拍卖船舶引起的确权诉讼: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练习(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检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政治与法治》 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