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
处处留心皆学问
注意生词
注意语音语调
思考为什么庐山一会儿岭一会儿峰呢?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诗。
哲理诗
你还知道哪些富含哲理的诗句?
请列举诗句和说明其所蕴含的哲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哲理:这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哲理: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境界,开阔胸襟。
哲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名师微课堂
3、想象“万千风光”
多少文人墨客,用诗句写下了庐山不同的美!请你说一说。
瞧,诗仙李白站在庐山远眺,
望见了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初夏,白居易走进庐山上的大林寺,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仰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题西林壁
望庐山瀑布
唐朝·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新译栈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诗人见识了庐山的不同面貌,为何还说自己“不识庐山”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庐山景色千姿百态,所以作者心生疑惑,不知哪个才是庐山的真面目。
作者在庐山看到的景色只是庐山的一面,未能领略到它的全貌。
看来,有时候我们还要跳出事物本身,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真面目呀!
瞧,诗人在描绘庐山美景时,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真是了不起!
漫读好时光
相传,苏东坡一生至少游览过两次庐山,后一次游览,印象尤深。由于他声名在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连寺院长老都高兴地说:“苏子瞻来了!苏子瞻来了!”那情形如同今天的追星族看到了自己的偶像。
苏轼这次上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下到山上,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哪里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呢?诗人一路思索着,一路探寻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
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东西二林,诗人积蓄在心头的思索终于有了答案。于是,他挥笔而就,在西林壁上留下了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九百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回味它,吟诵它,揣摩它。
那苏轼为什么能看到这么多的美景呢?
苏轼曾两次游庐山,第二次在山中流连了十余日,就是这样的连续观察,再加上多角度的细致观察,才让他欣赏到庐山“各不同”的美景。
连续地、多角度地、细致地观察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解诗题
漫读好时光
人生最难的事
1944年,我参加上海铁路局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上了一堂题为“草船借箭”的阅读课。课上得很热闹,自我感觉也挺好,然而评委却给出一个很低的成绩。原因是我的教学目标只落在了“诸葛亮如何巧用东风借来十万支箭”的过程之中,而忽略了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我在备课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目标定位。
今天再来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往事不堪回首,内心五味杂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站在庐山之中看庐山,对庐山的真实面目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才能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这就揭示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
//
//
有节奏
有重音
朗读古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燕子》(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ptx
- 3 “贝”的故事 课件-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pptx
- 3《桂花雨》(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 3《拍手歌》(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pptx
- 3《四个太阳》(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pptx
- 4《邓小平爷爷植树》课件-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pptx
- 5 玲玲的画 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5《搭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 5《树和喜鹊》(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pptx
- 6 古对今 课件-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pptx
文档评论(0)